传统产业与先进制造兼顾
无论是百利环保、赛象科技,还是天津长荣,都属于天津最典型的装备制造业。而制造业始终是拉动天津GDP增长的重要因素,其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从2011年的29.3%。提高至2014年的34.5%,2015年第一季度达到35%。
李朝兴告诉记者,当前天津的制造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国家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叠加,尤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对天津提出了建设国家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要求。
围绕天津市国家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定位,依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目前天津正在布局自动化、智能制造化和个性化生产与服务性需求相结合的产业体系,并定下了目标——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万亿元以上,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比重分别达到90%和70%以上,努力建成全国乃至全球国际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研发基地。
的确,高端先进的智能化制造是装备制造发展的必然趋势。孙涛向记者指出,依靠智能化的机器更可靠,更能够保证处理线的工艺参数,能够达到自动化、有效率、有品质,减少了人工干预。
然而,做为天津工业中的第一大产业,装备制造业属于离散型制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这种离散型制造配套复杂、生产组织难度大,实现智能制造需要解决种种技术问题和众多智能制造装备。
记者经过采访了解到,天津市很多装备制造企业只是刚刚实现了智能制造的第一步,实现了智能化的单机制造产品,还没真正进入生产制造现场的智能化,在智能制造上走得稍快的企业则是从智能化的物流系统入手,刚开始涉足智能化制造。
“在智能制造的道路上我们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要考虑到现实需求。对于我们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大环境的影响,高端智能化制造离我们还有一定距离,是一个中长期的目标。”孙涛告诉记者。
面对传统产业中大量存在着的工业“2.0”和“3.0”,李朝兴向记者指出,要实现传统产业和先进智能制造二者兼顾,核心在创新,关键是融合,目标是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由制造向创造的跨越。
为此,天津市已经制定了18个产业的3年行动计划,选择钢铁、石化、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领域开展智能工厂应用示范,扎实推进具有特色的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建设,高端装备重点发展大型工程机械、超高压输变电、机器人、3D打印等智能装备,打造“10+3+4”的产业发展格局,力求在2017年产值达到3300亿元。
“下一步,要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切入点,打造天津制造升级版。”李朝兴说。
上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