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以“创新驱动先行”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顺德区作为省内唯一的分会场,同期举行“机器代人”与智能制造论坛,并邀请国内智造领域的专家、《中国制造2025》 规划的参与者等,与顺德各界代表分享智能制造,并以顺德为例,重点剖析了其主要成效、发展模式,以及今后重点发展方向,有力的为其他省市智能制造试点区域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顺德企业智能制造成果及未来构划
顺德作为制造业重镇,创新驱动的转型变革,大量智能机器人已经被应用到各式各样的生产线,机器人生产有力的打破了企业用工慌问题。2014年顺德智能制造产值近1650亿元,其中,智能装备产值约1000亿元,智能家电约600亿元,成为国内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典范。2014年,知名的美的集团斥巨资实施智能制造提升工程,率先完成了数字化工厂的目标,2014年投入超4亿元,正在使用的工业机器人超过800台,总效率提升15%以上,人员减少10%,为顺德企业树立了标杆。
另外,顺德计划2015年投入不少于5亿元购置工业机器人不少于1500套,并在未来5年内,使顺德机器人市场保持每年30%递增。致力于为未来3年顺德在传统产业工业自动化技术改造投资的市场空间超过500亿元。未来,顺德还将投资20亿,联合多家国内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相关龙头企业组建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基地,计划5年内开展合作项目200项以上,孵化项目100个以上。
顺德企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在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顺德企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外界普遍认为东莞企业的自动化程度总体上高于佛山。这是因为东莞的外资企业多,他们的自动化观念很强,十几年前的生产工艺标准就已经很接近自动化,因此现在对设备进行改造,步伐相对较快,机器很容易就把人代替了下来。相比之下,顺德制造工艺的自动化改造还需要一些时间。
1、工业自动化对传统制造业的渗透力急需加强。近年来,由于整体经济形势不乐观,制造业成本持续上升,利润下降,企业投资技术改造积极性普遍不高,在技术改造方面的投资没有大的突破,没有更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渗透到制造业当中。高成本造成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的积极性不高。
2、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整体档次亟待提升。目前,顺德区装备制造业多集中在下游的工业系统集成,上游的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中游的工业机器本体核心技术不强,缺乏引领性骨干企业,缺乏创新,与外国的大品牌差距较大。
3、公共平台服务能力有待提高。随着智能制造浪潮的兴起,各类性质的公共平台如雨后春笋,但是总体来说,还是缺乏工业自动化方面人才、却少蓝领工人,导致这类平台的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强,核心零部件和控制软件开发水平较低。
4、智能制造基地建设进展缓慢。基础设施缓慢,整体建设步伐滞后。招商引资整体统筹不足,产业链招商手段不多,招商对象本土企业多,外来企业少,土地成本高,与企业需求有差距。
5、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完善。每年投放的扶持资金量不大,对引领骨干项目的扶持力度有限,系统性不强,效果不明显。
专家献策 建言智能制造
会议上,《中国制造2025》规划参与者、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兼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朱森第首先做了题为《推进智能制造的战略和着力点》的主题报告。朱森第说,中国制造由“大”到“强”,要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要记住十个字:绿色、智能、融合、服务、超常。”现阶段“融合”对发展智能制造至关重要,将促使制造业提升、改变制造模式及形成新兴产业。
中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水平跨度覆盖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大量中小企业还处于机械化阶段。如何破题?“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也是一样。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采用并行发展的战略。”朱森第说,不能考虑2.0和3.0之后再看4.0,这样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协副主席瞿金平教授在《创新驱动产品智能制造发展的认识与思考》主题演讲中建议,以产品创新、装备创新和模式创新推进产品制造业产业链上的技术协同创新和集成开发,突破基础工业瓶颈的制约。
苏州大学教授孙立宁在演讲《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中,分析我国机器人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他认为,目前国内正在建设不少机器人产业基地,在广东有佛山和东莞。特别是佛山,在“机器代人”上喊出了最强烈、最积极的声音,一批企业如美的等已先行先试,看好佛山很快出现机器人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