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问计中国制造】“机器换人”成中国制造关键词

【问计中国制造】“机器换人”成中国制造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5-05-18 来源:央视新闻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物联网 中国制造 机器换人

导  读:

过去的几天里,我们关注了“缺核少芯”、“少创新、缺设计”、“工匠短缺”以及“中小制造业企业缺钱”等中国制造的短板,而今天我们要关注的是中国制造的未来。在机器人、物联网、互联网+以及智能制造等这些新工具、新概念正在重新塑造中国制造的形象。机器换人。

  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万台,比前一年增长近60%,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销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4年,中国市场销售了超过5.6万台机器人,比前一年增长了54%,占到了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

  机器人应用不再仅限于精密电子电器行业

  针对这种趋势,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核心组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到2017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眼下,机器换人成为和中国制造相关的最为火热的一个词。

  一汽大众佛山工厂是国内乃至全世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工厂之一,走进焊接车间,近千台机器人有条不紊地生产,很少能见到工人的身影。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总经理表示,机器人能够节能和环保,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我们只需把参数调整好以后,机器人可以保证出来的产品质量是一致的。

  

  在2013年中国市场销售的3.7万台机器人当中,有超过一半都应用在了汽车行业,到了2014年,这个界限开始被打破。

  在广东佛山,不仅相对精密的电子电器行业开始大规模应用机器人,甚至在更为低端的陶瓷行业,机器人也开始在一些岗位上替代工人。未来5年,佛山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改造方面的投入要3000亿元。

  广州提出到2020年培育形成超千亿元的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广东省宣布投资9430亿元在未来3年里推动“机器换人”。长三角浙江省宣布5年5000亿元投入机器换人。

  

  尽管机器人市场增长迅速,不过从机器人使用密度上看,目前我国仍然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离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更有很大差距。韩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国家,每1万名工人中拥有机器人数量347台;日本排在第二,达到339台;德国位居第三,每一万名工人拥有251台机器人;中国仅有21台,不及国际平均水平55台的一半。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目前,以机器换人还有很大的潜力和市场,这也预示着我们在劳动力人口的培训和教育方面要适应这些变化。预计以后,简单的劳动力找工作可能会越来越难,但懂得软件计算机会操作的劳动力需求将会越来越多。

  “物联网+工业机器人”成就美的精度

  

  在眼下机器换人的过程中,有一种算法很流行,比方说,在陶瓷卫浴行业,一台机器人可以替代5个普工,在机械加工行业,一台机器人可以替代20个普通工人,似乎机器人能替代的工人越多越好,从解决招工难的角度,这的确是件好事,可是话又说回来,按照这种算法和我们实际对机器人的应用来说,机器人换再多的普通工人,对于改变中国制造的内涵来说,并不会发生本质的变化,机器人该怎么用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广东佛山的白色家电巨头美的,去年底完成了引入800台机器人的机器换人计划,他们最初的设想也不过是想让机器人替代越来越贵的产业工人,可当他们把机器人和企业的物联网联通后,企业的管理方式由以往发现错误后纠错,转变成为管理和生产同步运行。

  看上去对生产的监控管理只是向前迈出了一小步,可正是由于这种改变,企业生产的精度大幅提高,废品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只是随时监控各个岗位的生产情况,在物联网把各个工序的机器人联通以后,原来完成单一程序的机器人可以执行更为复杂的指令,这也让以往劳动密集型的家电行业出现了“无人车间”。

  在这种无人车间的概念下,生产命令和原料从工厂一端输进,经过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加工和检验包装,最后从工厂另一端输出产品。所有工作都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数控机床、无人运输小车和自动化仓库来实现,人不直接参加工作。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的模式甚至从生产环节影响到了市场环节,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对生产线发送指令。

  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域可谓风头正劲,不过在市场火热的背后,我们也需要保持一份清醒。看大屏幕上这四个名字,瑞士abb、德国库卡(kuka)、日本安川电机(Yaskawa)以及发那科(fanuc),这是机器人行业里的四大家族,去年以这四大家族为代表的海外企业占据了中国市场超过70%的份额,而剩下不足30%的份额则是由四百多家中国机器人企业瓜分。不过,由于各地纷纷出台“减税”、“贷款”、“补贴”等优惠政策,一时间,机器人企业成为投资新宠,截至2014年9月,各省市在建机器人工业园区超过30个,54家A股上市公司并购或投资了机器人、智能自动化项目,有专家预测,在从今年起的三年时间里,我国每年新增机器人企业都会超过50家。

  互联网+制造业=中国制造新趋势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两个多月过去了。记者看到了互联网+制造业的新思路正在中国制造各个领域由思路变为现实。

  在广东佛山的一个家具厂,记者发现,生产线上的板材竟然是有大有小参差不齐的,不再是以往一个规格批量生产的状态。

  

  最近几年,受劳动力成本上涨、房地产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珠三角的家具行业萎缩严重,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某家企业想到了引入互联网,让用户通过网络自己设计家具,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了完全个性化的生产。

  互联网思维让家具厂可以个性化生产,彻底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方式。在大连的一家机床厂车间里,记者看到了一台全新概念的电动汽车正在进行调试,这台车可以实现横向的平移,前轮转向,后轮转向,四轮驱动。

  在这辆车的旁边记者看见了一个控制平台。它是针对大专院校以及所有的机器人发烧友开放的控制平台。用户下载手机应用,就可以在上面开发各种各样智能化装备的控制功能,眼前这辆电动汽车的控制系统,就是由发烧友们通过手机客户端共同开发的。

  前段时间,一个名叫“CC房车”的互联网租赁平台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关注。而这么一个时尚的平台竟是远在西部的重庆,一些汽车生产企业创办的。据介绍,以往卖车就是生产企业直接对着经销商、租车行,成本高不说耗时间又长,现在连上了互联网不仅直接面对销售端,还能挖掘出很多潜在用户,销量大幅提高了。

  正是基于互联网+的概念,这些传统行业都让人意想不到的焕发了新的活力。

  

  中国制造2025:made in China未来形象

  由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产生的智能制造,将会是中国制造未来的发展方向。那么,未来的中国制造将会是一个什么形象呢?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十大领域。

  

  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十大领域可以说每一个领域都有一些新的突破点,或者叫新的增长点,都在孕育和培养当中。比如说,我们现在北斗的系统,它的发展和它的应用将在今后的几年时间内,将会迅速的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规模,我们现在的精度覆盖范围大概已经可以达到美国GPS的系统的水平。

  在突破 “智能制造”的过程中,中国制造还必须解决 “缺核少芯”、“少创新、缺设计”、“工匠短缺”以及“中小制造业企业缺钱”等短板,这也是中国制造由大到强必须练就的内功。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tn6u8021jr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北京新能源汽车购买目录发布 特斯拉首次被列入

下一篇:“互联网+”驱动制造业变身“智造业”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物联网 中国制造 机器换人
  • 笃行致远 昆仑海岸“软硬一体” 深耕行业赋能

    被称为“第五次工业革命”的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新。物联网作为一个分布式计算平台系统和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将使得万物互联成为可能。如今,工业4.0领域中的企业面临着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变得更快、更智能、更精简、更盈利,越来越多的工厂采用物联网技术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软件,昆仑海

  • ARM主板EMB-3541,满足物联网设备高能效低功耗需求

    物联网是当今数字经济壮大的基础性技术之一,已经应用到工业、医疗、交通、农业和城市管理等诸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中,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针对于此,华北工控推出了ARM主板EMB-3541等嵌入式产品加码布局物联网市场。

  • ARM主板EMB-3541,满足物联网设备高能效低功耗需求

    物联网是当今数字经济壮大的基础性技术之一,已经应用到工业、医疗、交通、农业和城市管理等诸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中,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针对于此,华北工控推出了ARM主板EMB-3541等嵌入式产品加码布局物联网市场。

  • 倒计时100天|盛况公布!深圳国际传感器展高光看点来袭

    回首2023年,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联盟本着促进产业生态圈建设的初心,不断打造产业对接、行业标准、项目评选、会议活动、咨询等多方位服务平台,带领一大批企业与船舶动力、工业、汽车、能源、航空航天、医疗等应用头部企业实现资源对接展会,水质监测,

  • 华北工控基于海光3100/3200系列芯片计算机,满足多场景可信计算需求

    随着各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不断下沉并对应用智能、安全计算等方面的需求持续释放。针对于此,华北工控基于海光3100/3200系列芯片打造了支持AI功能部署和安全计算应用的工控计算机方案。芯片计算机,

  • 华北工控基于海光3100/3200系列芯片计算机,满足多场景可信计算需求

    随着各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不断下沉并对应用智能、安全计算等方面的需求持续释放。针对于此,华北工控基于海光3100/3200系列芯片打造了支持AI功能部署和安全计算应用的工控计算机方案。芯片计算机,

  • 物联网连接数预计超23亿!华北工控加速嵌入式AIOT产品产出

    华北工控打造了X86架构和ARM架构两条成熟的嵌入式计算机产品供应链,可以为多行业领域客户提供多样化嵌入式主板、嵌入式准系统/整机和工业平板电脑产品及客制化服务。人工智能,AIOT,物联网,

  • 专访 | 深耕细作,传感器“隐形冠军”的专精之道

    2023第二十届物联网展上,笔者就非常荣幸地采访到了北京昆仑海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昆仑海岸”)的董事长刘伯林。刘总不仅介绍了昆仑海岸业务开展的特点,还分享了昆仑海岸拿下客户的“秘诀”。同刘总交流完,笔者对传感器厂商的业务开展有了认识。监测,污水处理,

  • 完美收官|普传科技出展第135届广交会,多场景智能解决方案亮相

    普传科技出展第135届广交会,完美收官。变频器,工业,中国制造,

  • 关注“高端对话”,共谋制造数字化

    2022年12月,安川电机举行了线上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新一代伺服产品—Σ-X系列。借此机会,安川(中国)运动控制事业部的雷婷部长及孙毅部长接受了中国自动化网的采访,希望通过对话,进一步让业界了解Σ-X系列伺服产品的优势,以及安川如何赋能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 企业有了ERP,为什么还需要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

    制造型企业面临着紧张的经济和竞争压力:利润越来越少,交货时间越来越紧迫,生产周期缩短,同时产品变得更复杂。大部分企业已经在使用ERP系统,他们就会认为:我已经使用了ERP,为什么还需要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调度,控制,中国制造,

  • 安川电机:基于安全理念,积极开发人机共存机器人

    7月8日,2015中国国际机器人展(CIROS2015)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办,作为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安川电机展出了先进的MPX3500等工业机器人产品以及机器人技术应用解决方案。此次展会,安川电机主要展示具体的产品应用案例。8台六轴机器人为“二龙戏珠”的舞龙表演点燃了本届中国国际机器展。新型

  • 安川电机:中国制造业持续增长 预计2017年纯利润达390亿日元

    10月23日,日本安川电机大幅上调了2017财年(截至2018年2月)的合并业绩。预计纯利润为390亿日元,比预期增加50%以上。因为主力业务AC伺服电机和机器人等面向中国等市场的业务销势良好。安川电机社长小笠原浩在23日的结算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的)制造业需求将继续增长,计划稳步推进当地的增产等。”▲召开财报发布会

  • 【走进安川·三】独家探访安川屹立世界工业之林百年的秘密——安川电机(沈阳)有限公司篇

    总经理 大仓正彦前言:2018年对安川电机(沈阳)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当中,公司迎来了成立十周年的日子,第三期工厂也竣工并投入生产,至此进入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时期。这次,我们要走进的就是在中国最著名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的沈阳迸发着新生命力的公司——安川电机(沈阳)有限公司。1十载风雨砥砺十载春

  • 安川电机荣幸成为了早期获得CR认证的国际机器人企业

    2019年2月15日,在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技术中心,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获得由上海添唯认证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ILVA”)颁发的中国机器人产品CR认证证书(S&E,B模式),安川电机有幸成为了早期获得CR认证的国际机器人企业。授予仪式安川电机(中国)执行役员 中国统括今福正教先生、安川电机(中国

  • 关注“高端对话”,共谋制造数字化

    2022年12月,安川电机举行了线上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新一代伺服产品—Σ-X系列。借此机会,安川(中国)运动控制事业部的雷婷部长及孙毅部长接受了中国自动化网的采访,希望通过对话,进一步让业界了解Σ-X系列伺服产品的优势,以及安川如何赋能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 如何看待“机器换人”带来的技术性失业危机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正掀起一场以“机器换人”为主要抓手的自动化升级浪潮。无疑,以“机器换人”为特征的升级转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制造业企业多年来“招工难”“用工贵”的人力资源困境,也助力许多企业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向上攀升,成为兼具品质与价格优势的“中国制造”标杆。

  • 让制造更智能—2020 中国国际工业装配与自动化技术展览会

    当下,产业升级和制造转型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其中,工厂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焦点。不过,目前制造业转型主要聚焦在生产环节的自动化升级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提升,“机器换人”只是初阶,有了智能设备的工厂接下来才能一步步实现自主化决策,最终实现真正的“智能工厂”

  • 如何破解困局:工人增量减少近300万,工业机器人产量负增长!

    在机器换人潮之下,作为替代,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应该会保持较高增速,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走出了持续多年的“高增长”并迅速转为负增长。这一趋势甚至延续至2019年,一季度产量累计同比为-11.70%。

  • “机器换人”推动就业结构性变化, 将加剧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人才短缺

    “机器换人”推动就业结构性变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人才短缺现象将加剧。专家分析,具备编程、安装、操作、维护等应用设备技术的工程师,是未来智能制造业的热门岗位。

  • 【视觉龙】机器视觉成熟技术,推进“机器换人”步伐。

    机器换人”是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利用机器手、自动化控制设备或流水线自动化对企业进行智能技术改造,实现“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的目的。

  • 机器换人将势不可挡

    现在是什么时代?现在是互联网、机器换人、智能装备高速发展的时代。机器换人,是近年来在我国逐步兴起并逐渐被广大企业家所接受的一个概念。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国内人力成本上升,国内制造企业也面临各种压力,众多企业都投入到机器换人的计划中。

  • 佛山三水增15家企业实施机器换人 涉及陶瓷等领域

    今年第一季度,三水区新增15家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新增178台(套)机械臂、机器人、自动化加工中心等。得益于市场大环境向好、省市区的扶持实体经济政策,机器换人的企业总量越来越多,加速三水智能制造发展。

  • 机器换人排行榜,这八个国家遥遥领先

    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涨进一步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如今,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机器换人,希望把人力劳动从低端工作岗位释放出来,制造业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工厂利用工业机器人获得了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和更快的生产速度。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