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回归高精尖智能制造 企业数据应用重要性

回归高精尖智能制造 企业数据应用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5-05-04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数字化 智能制造 工业4.0

导  读:

当下由工业4.0引发的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是一场以数字化为驱动力量的革命。因此,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对工业4.0的落地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那么,在新常态的背景和工业4.0的愿景下,我国企业的数据应用该如何进行?

  当下由工业4.0引发的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是一场以数字化为驱动力量的革命。因此,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对工业4.0的落地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那么,在新常态的背景和工业4.0的愿景下,我国企业的数据应用该如何进行?
  
  自德国2013年4月正式提出“工业4.0”战略迄今已两年有余,“工业4.0”在国内已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很多优秀企业开始摩拳擦掌,开始制定和实施自己的“工业4.0战略”,这些如火如荼的景象凸显出未来创新产品智能制造领域的诱人前景。这一切似乎都在佐证着一场以创新和数字化驱动的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向我们频频招手。



以创新和数字化驱动的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
  
  工业4.0离不开数据分析和应用
  
  工业4.0的一个目标,是要实现从智慧工厂到智能生产的的建设和升级,前者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的生产设施的实现,而后者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3D打印以及先进制造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一个普遍的共识是,要实现这一新的“工业革命”,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能力,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而总体而言,制造业存储了远超过其他工业部门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以来的新产品数据就达到了接近2艾字节(216),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仪器仪表测量数据,供应链数据乃至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价值挖掘,是为创新和生产实践提供智能指导必须要完成的工作,将直接影响智能生产能够实现的程度。而几乎在所有剖析工业4.0的文献汇总,都着重强调了数据分析和知识发现的重要性。



工业软件充斥着智能制造的各个环节
  
  制造业数据采集和分析领域的共性问题
  
  工业4.0是多品种小批量创新产品高精度卓越质量的生产,而要实现这种“高精度卓越质量的生产”而言,对生产数据准确、及时的采集和分析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为了实现产品创新和高精度的质量控制,苹果和Intel这样的顶尖公司每年花费在数据分析软件上的费用是非常惊人的,而且在其员工的培训和考核体系上,数据分析能力也被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维度。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工业巨头在数据采集和分析领域的投资还在不断加码,而国内的绝大多数企业也正在掀起一场数据采集和分析利用的热潮。作为业内专业的质量大数据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QuAInS在2014年深入调研了数十家企业,发现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增加在数据采集和分析领域的投资,但由于起步较晚,在这个领域还普遍存在着一些具有共性的重要问题。



以创新和数字化驱动的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
  
  目标不明确导致贪大求全
  
  曾有专家呼吁“大数据”应该从“小应用”着手,即选取一到两个具体的领域开始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的应用,并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逐步向相关的领域拓展。而有些企业一开始并没有选定这样的“小应用”,而是从尽量多的领域全面铺开,结果各部门疲于奔命,搜集了供应链、生产、质量、财务成本、ERP,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的数据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群,但却对如何应用这些数据来解决何种具体的问题并不明确,只是形成了一个价值相当有限的“数据堆”。比如江苏有一家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花近两年的时间集中了5个数据库的数据,各个团队为此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成本,但最终却因为应用目标不明确,项目迟迟不见收益而不了了之。
  
  QuAInS质量大数据研究院资深专家Roger介绍说:由于国内大多数制造型企业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数据分析和应用经验,有时候在对“小应用”还不明确的情况下为了赶“大数据”的“时髦”而匆匆上马一些项目,这样失败的风险就很大。其实,对制造业来说,精细化和质量是永恒不变的最重要的课题,企业完全可以从提高生产质量和流程能力、降低单位质量成本入手,收集和整合产品的质量数据以及‘生产这些质量’的过程数据并加以分析利用,这往往是一种能够比较快地见效和获得客户认可的路径。



工业4.0产生大量工业数据
  
  手动采集数据,效率低下
  
  QuAInS在调研中发现,不少企业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数据积累的意识,但数据采集过程的过程仍然是半自动甚至依靠手工进行。在浙江一家精密零件生产企业的测量车间,工作人员在完成测量后,需要将测量结果用笔手动记录在一张事先打印好的表格中,然后由另外一位工作人员集中输入电脑;而对于一些比较智能的测量仪器如CMM,测量仪器自动输出的数据文件仍然以单独文件的形式分散存储在各台测量电脑中,需要手动拷贝转换才能实现数据规整,做一份简单的质量检验报告也需要大半天的时间。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造成很大的人力成本损失,而且,数据的记录非常容易出错。Tommy作为测量车间的主管对此深有体会:有时花了好几个小时寻找异常测量值出现的原因,最后发现是因为在手动记录是写错了小数点位置所致。“一般而言,如果借助一些自动化的数据采集方式,企业花在数据采集方面的时间至少能节省80%以上,而且还能大幅降低出错的概率”。QuAInS数据采集方案高级经理Tommy解释说。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tn5lf58eap3.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轨道交通建设掀新高潮 工程机械行业回暖有望

下一篇:东莞开建首家民营“无人工厂”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数字化 智能制造 工业4.0
  • 数智破局·生态共生:重构全球制造新引擎 2025 WOD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即将在沪盛大启幕

    共探数智化未来,共创新质生产力。2025年6月17日—19日,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将迎来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盛会——WOD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作为全球首个聚焦制造业数字化全场景的专业展会,本届展会以“数智破局·生态共生:重构全球制造新引擎”为主题智能化,西门子,

  • 加速数字化与低碳化转型!西门子Xcelerator为何成为双转型首选伙伴?

    抓住数字化与低碳化的双重机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西门子Xcelelerator 通过集成优选的数字化和低碳化业务组合、开放的生态体系,以及不断迭代的线上平台,赋能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快速实现数字化和低碳化转型。EPA,服务,

  • 华北工控PPC-3315QP平板电脑,助力MES系统应用升级

    受益于我国智能制造及数字经济等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MES行业市场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华北工控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面向MES系统应用推出了系列高性能嵌入式计算机产品,例如PPC-3315QP平板电脑。

  • 一周报道:工业自动化与数字化转型

    本周报道涵盖了工业自动化、数字化转型、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展示了技术进步如何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从张力控制技术的革新到AI大模型的应用,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也为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 BIS-6690P-B10:适用于高效处理和泛在连接的桌面型工控机

    工控机作为各行业实现关键任务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角色,其技术创新与升级也是必然趋势。华北工控顺应发展大势,推出了适用于高效处理和泛在连接的桌面型工控机BIS-6690P-B10,凭借强大的数据运输、存储、图像处理能力、丰富的功能接口和工业级坚固耐用等技术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互联网、视频监控、智能电网

  • 拥抱数字经济时代 !华北工控BIS-6960P-A10TW释放AI无限潜力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不断驱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华北工控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时代,已然推出系列嵌入式AI计算机助力各行业释放AI潜力。例如基于12/13/14代Intel Core处理器推出的工控机BIS-6960P-A10TW。

  • 麦当劳中国科技研发中心新大楼启用

    今天,麦当劳中国科技研发中心全新大楼正式启用。新大楼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百家汇创新社区,作为麦当劳中国的科研总部,五年内,麦当劳中国计划投入40亿元,进行数字化研发与创新,更好地服务顾客、服务餐厅、服务企业,助力餐饮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 走进500强潍柴集团,金蝶助力装备制造业核心ERP升级换代!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蝶”)携手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集团”)举办的「数治引领,推进新型工业化——走进潍柴集团暨装备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论坛」在山东潍坊圆满落幕。ERP,

  • 台达于2025中国智算产业绿色科技大会推出全球可持续AI报告

    8月28日,台达受邀出席“2025中国智算产业绿色科技大会”,全方位分享台达在智算领域的前沿洞见与绿色解决方案。台达-中达电通总经理宫鸿华在大会主论坛上以《从电网到芯片:台达在AI变革下的能源突围》为主题进行报告智能,电力,智能制造,可持续发展,

  • 机器人与AI领跑,数字化转型提速

    这周,工业科技领域亮点频现,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持续成为核心驱动力,政策利好、技术突破及市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高速发展。

  • 2025 年第三期工业 PC 控制及其应用全国师资培训(中北大学站)圆满结束

    2025 年 8 月 22 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委会、倍福中国自动化有限公司(Beckhoff)与中北大学联合主办,中北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承办的 “Beckhoff 大学合作计划丨2025 年第三期工业 PC 控制及其应用全国师资培训(中北大学站)” 在中北大学举行结业及证书颁发仪式,为这场聚焦工业自动化教育的培训画

  • 台达亮相2025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

    台达于8月20日至23日以“AI 赋能 创变永续智造”为主题,于2025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登场,展示全球在地化趋势下,台达布局机器人、AI及数位孪生等前沿技术,助力制造业加速智能转型。其中,台达协作机器人整合AI认知感测模块首次于亚洲亮相,通过内建的AI模型,赋予机器人感知能力,协助电子组装、汽车及物流等产业,打

  • 工业科技周报 (2025年8月19日)

    本周工业科技领域亮点频现,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持续成为核心驱动力,政策利好、技术突破及市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高速发展。

  • 2025 年第三期工业 PC 控制及其应用全国师资培训(中北大学站)开班仪式成功举行

    2025 年 8 月 19 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委会、 倍福中国自动化公司和中北大学主办,中北大学电气与控制学院承办的“Beckhoff 大学合作计划丨2025 年第三期工业 PC 控制及其应用全国师资培训(中北大学站)”在中北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隆重开班。智能制造,控制技术,

  • 工业科技领域一周报道(2025年7月29日-8月5日)

    本周,工业科技领域亮点频现,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持续成为核心驱动力,政策利好、技术突破及市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高速发展。自动化,

  • 当HMI遇见IIoT

    DOP-300S采用双核1.2GHz高性能处理器,运算能力较上一代提升50%;512M RAM/ROM,存储能力提升4倍,轻松应对复杂控制逻辑与海量数据运算。台达,自动化,智能制造,中达电通,

  • 会后报道 | 世界级制造WCM与工业4.0创新大会暨颁奖盛典新闻动态

    在国际局势波动不断的大背景下,全球供应链重构愈发剧烈,中国制造企业正面临深刻挑战与重塑机遇。关税壁垒推高成本,出口通道受限,制造企业亟需寻找更具韧性与效率的运营之道。在这样的环境下,世界级制造(WCM)与工业4.0成为众多企业破局突围的重要抓手。物流,智能制造,EMS,

  • 凯睿德制造深圳新办公室乔迁启幕 深化工业4.0战略布局

    5月22日,全球领先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商凯睿德制造在深圳市宝安区新湖路壹方商业中心举行新办公室乔迁仪式。新址的启用标志着凯睿德制造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迈入全新阶段,彰显了其对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坚定信心和持续投入。凯睿德制造创始人兼CEO Francisco Almada Lobo亲临现场并致辞,与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

  • 十万个“魏”什么 | 现场接线——现代工业网络的鹊桥,让创新与效率并行

    当今时代,工业4.0和系统互联日益重要,现场接线对于满足行业向数字化和自动化转型的需求尤为关键。它是在复杂工业环境中实现高效管理、灵活应变和长期可靠的基础。随着模块化设计的不断普及,人们对于高标准、高效率的追求更加凸显了现场接线的重要性。

  • 十万个“魏”什么 | 现场接线——现代工业网络的鹊桥,让创新与效率并行

    当今时代,工业4.0和系统互联日益重要,现场接线对于满足行业向数字化和自动化转型的需求尤为关键。它是在复杂工业环境中实现高效管理、灵活应变和长期可靠的基础。随着模块化设计的不断普及,人们对于高标准、高效率的追求更加凸显了现场接线的重要性。

  • 魏德米勒新型单对以太网连接器

    魏德米勒作为行业先锋,在单对以太网发展中做了哪些积极努力和贡献,以及魏德米勒为此开发的新型单对以太网连接器——为物联网和工业4.0应用而生的理想工具。

  • 中国自研工业智能交互底座 闪耀2023新加坡工业博览会

    10月18日,亚太工业领域盛会2023新加坡工业博览会(ITAP)隆重开幕,新加坡作为辐射东南亚和海外其余地区的中枢,炽橙科技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打造数智引擎,驱动工业生产”的使命,以“赋能产业数字化最后一公里”为目标,助力传统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从而迈入工业4.0的大门。

  • 魏德米勒面向未来的SNAP IN鼠笼式联接技术

    随着工厂联接设备的数量逐渐增加,工厂规模无论大小都须顺应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工业4.0正在促使这一数字化的进程快速推进。时间就是金钱。在机柜建造中,安装工作必须更快地完成,与此同时,联接应可靠、安全且易于维护。魏德米勒创新的 SNAP IN 鼠笼式联接技术,很好的满足上述需求,并能够易如反掌地完成安装和维护工作

  • 海洲刀具的智能化实现之路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海洲刀具已被认定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中国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企业。在此过程中,希望ANCA能够继续研发和制造出更智能、更精准的刀具生产设备,助力刀具生产企业早日实现工业4.0。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