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企的撤离,中国经济必将会增添许多不稳定因素,中国也必然要失去一些与此相关的就业岗位和技术输入。
然而,任何成功都伴随着潜流。党媒刊发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沈丁立的文章称,即便有国外低端或高端制造业部分退出,中国人总还是需要工作的。只是进入到新时代,这就需要中国人更多地自主创业,同时努力成为拉动国内市场消费的主力。中企应该发展绿色产业,致力于先进制造,积极平衡制造业和服务业两端,多在附加值上下工夫。
另一方面,外资撤离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表示,出于对劳动力成本和市场要素的考虑,外企将制造环节从中国向东南亚等其它地区转移,属于正常现象。这是跨国公司进入全球公司发展阶段,为打造其全球价值链而进行的合理选择,也属于正常企业行为,不必大惊小怪。王志乐认为,值得注意的是,面对部分外资企业转移现象,中国还是应该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深化对外开放合作。
与外资撤离相比,在中国的外企回流到其母国的现象更需要引起重视。回流的外企,特别是美国、日本、德国等制造强国的企业主要是生产高端产品,这也是下一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它们如果大量撤离后果会更加严重。
在从“世界工厂”转型的“中国创造”的这条道路上,外资撤离必然使中国“有所失”,但有失才有得,这都是中国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