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文人总喜欢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描述农民的生活。农活虽不算正式的工作,但小时候感觉父辈像正常上班一样,每天吃过早午饭就“下地干活”。播种、除草、打药......仿佛地里有忙不完的农活。那时候总在想,如果父母在家就能把地里的活干了该多好。
前几年,QQ农场、开心农场、阳光农场等等游戏非常盛行,“偷菜”成了热门话题。那个时候就有一个梦想:希望如果这种虚拟的游戏场景——动动手指就能种庄稼、种蔬菜甚至饲养动物——能够变成现实。
梦想仿佛非常遥远,然而北京昆仑海岸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海岸)等一批致力于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的企业正在慢慢将这些梦想变的触手可及。
昆仑海岸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中关村。其产品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变送器、测控仪表、工业模块、数据采集、各类环境监控系统、专用控制系统应用软件及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应用等。
昆仑海岸总经理刘伯林深耕细作,硕果累累
昆仑海岸已在农业物联网领域耕耘多年,硕果累累。
昆仑海岸总经理刘伯林称,昆仑海岸在早期研究的物联网产品的基础上着重开发适用于农业应用的物联网产品(包括传感层、传输层、应用层),经过近几年的研发已取得可观的成绩。昆仑海岸农业信息监测系统是将传统农业生产中将物联网技术应用起来,用传感技术去替代人的体感,将人的种植经验变成不同的功能软件,使用各种农业机械去完成人工操作,农民仅需操作这些设备就能进行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
谈到在昆仑海岸在农业智能化领域的成果,刘伯林介绍到:
今年5月30日再次受邀参加了北京通州农业科技节,并在园内温室里成功演示了全防护无线传感器现场使用监测效果,得到了行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天津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信息监控系统项目”在2014中国自动化产业年会上荣获“2013十大年度最具影响力工程项目”;
去年9月由北京昆仑海岸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投资的无锡昆仑海岸正式投入运营,主要为国内外物联网和云计算企业提供感知层的传感器、传输层的网关产品和应用层的服务。
[pagebreak]
刘伯林称,其实早在2008年,昆仑海岸就推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监控系统,该项目在已天津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管理中心的武清基地进行实验。随后,昆仑海岸又相继推出了农业大棚远程监测系统、农业大田信息采集平台、农业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等等,这些项目有些已经非常成熟,开始被逐步推广。
智能农业规模化应用尚需时日
目前RFID电子标签、远程监控系统、无线传感器监测、二维码等技术日趋成熟,并逐步应用到了智慧农业建设中,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效率、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快了智慧农业的建设步伐。
然而,刘伯林也坦言:“就目前而言,大面积农田使用物联网技术的条件尚不成熟。”
他说,大田的环境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只能监测不能控制,无法有效改变大田的环境。另外,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就大田里的普通农作物来说,投入产出比不高。传感器价格比较昂贵,各种设备暴露在自然环境下,维护成本很高,这对于普通农作物来说并不适用。
“‘农业物联网’的概念由来以久,它能给农民带来的好处也无需置疑。但现在大多数人看到智慧农业仍停留在示范项目阶段,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业内人士分析,其关键是投资回报率。与带给农民的好处相比,前期的资金投入是否划得来?我投资的钱,多久能够赚回来?一直是在农户心里留有的问号,”在被问到农业智能化推广的障碍时,刘伯林回答道。
农业物联网的春天已经到来
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和基础产业,无疑也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地。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多项政策,并明确提出了发展物联网“感知中国”的宏伟战略目标,同时也为构建农业物联网“感知农业”指明了方向。
“虽然智能农业规模化应用尚需时日,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我们深信农业智能化会很快得到普及,”刘伯林在谈到农业物联网发展前景时信心满满。
他说,在监视农作物灌溉情况、土壤空气变更、畜禽的环境状况以及大面积的地表检测,收集温度、湿度、风力、大气、降雨量、土地的湿度、氮浓缩量和土壤pH值等方面,物联网技术正在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从而帮助农民实现科学监测、科学种植、抗灾减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了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而对于农民普遍关心的投资回报率的难题,昆仑海岸又有怎样的“灵丹妙药”?刘伯林回应说,事实上,随着如今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现在农业物联网的前期投入成本已经很低,以北京昆仑海岸同中国移动通讯合作的山东寿光蔬菜大棚项目来说,几百个大棚的监控项目,平均到每个大棚的投资不过一千余元,但是每个大棚因此而增加的收益,就已经大大超过了这个金额,仅用一个种植季便可收回前期投入。因此,就现在的农业物联网而言,关键技术已经不是问题,建造成本也不是问题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农业物联网的春天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