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国内"机器换人"规模逐渐辐射到全国各个产业集群。但是由于我国在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上存在瓶颈,增长速度过快使机器人产业出现潜在产能过剩的危机。因此,我们应提早加强统筹整合研究生产力量,加快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
我国是国际市场上工业机器人的重要购买商。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在2013年的工业机器人购买量是全球销售量的1/5。而日前,在天津举行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会议上,有专家表示,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区域市场,近5年新安装的工业机器人增长了2倍。据行业研究机构高工产研预测,中国工业机器人产值空间在3100亿元至6880亿元。2014年是工业机器人发力的元年,有望以25%的复合增长率推算,中国机器人保有量到2025年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目前水平。
但尽管市场前景如此广阔,我国工业机器人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后可能带来的问题仍值得警惕,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随着工业机器人产业不断发展,占据技术优势的国家,制造业成本将大幅下降。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技术为美国制造业回流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旦工业机器人技术实现普及,国外制造业成本将大幅下降,届时,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可能会被进一步压缩。
二、工业机器人一旦完全私有化,就将成为企业主独享的生产工具。从全球范围看,工人大量失业,财富流动停滞等问题可能接踵而至,对社会结构可能形成较大冲击。
当前,摆在我国面前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同国外的技术差距。空有市场,没有技术,这样的局面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所以我国机器人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加紧核心技术的研发,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用于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