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对日本制造业来说是一个伤心的日子。因为作为日本制造业骄傲的索尼公司从这一天起将从伦敦证券交易所退市,理由是交易量过小,每年花费1000万日元(100日元约合5.99元人民币)以上的维护费。此消息一出,立刻以“悲报”的形式,上了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而就在大约半年前,富士通和东芝也申请从伦敦证交所退市。
面对如此密集的退市潮,人们不禁要问,曾一度称霸全球的日本制造业如今怎么了?
“日本骄傲”断臂求生
实际上,索尼2005年10月已宣布从法兰克福、巴黎、布鲁塞尔、维也纳、瑞士等证券交易所退市,这次从伦敦证交所退市,标志着索尼完全退出欧洲证券市场。公司称,今后仍将继续在东京和纽约交易所上市。
索尼一直是日本制造业的骄傲。它曾经是消费电子市场的领导者,被乔布斯称为“神一样的”消费电子业巨头,从半导体录音机到Walkman,从Play Station游戏机到VAIO系列个人电脑,无不引领潮流。然而,2008年雷曼危机以来,索尼已经连续6年出现亏损。即使在一直引以为傲的电视业务,索尼也已经连续亏损10年。
多年来,索尼一直希望通过努力扭转这一局面。2012年,平井一夫社长上台后,提出了“复兴索尼电子业务”的改革方案,将移动、游戏和影像作为三大核心电子业务。
此后,索尼开始了大刀阔斧的“瘦身化”改革,不断收缩战线。今年2月,索尼宣布把VAIO品牌下的电脑业务出售给日本投行“JIP”。从1982年进入个人电脑市场至今,索尼PC业务终于走到了尽头。
7月,索尼将旗下的电视业务拆分成100%独资子公司,专门生产超高清4K电视。最近,索尼还将东京御殿山原总部所在地的土地出售给了旗下子公司“索尼生命”。
深陷长期亏损泥潭的索尼正绞尽脑汁寻求自救,通过剥离业务、全球裁员等手段断臂求生存。
对于索尼的未来,日本业界似乎并不看好。原因是索尼今后赖以生存的三大核心业务的前景似乎并不明朗。
一季度,索尼三大核心业务之一的“移动”业务亏损27亿日元,公司高层吉田宪一郎坦承“中国和拉美市场行情低于预期,智能手机业务可能会陷入亏损”。为此,索尼将全年智能手机销量由5000万台下调至4300万台,液晶电视业务的销售计划由1600万台下调至1550万台。
原本拥有行业最齐全产品线的索尼,如今几乎所有产品都面临危机。无怪乎公司首席执行官出井伸之2005年卸任时感叹“我们成为20世纪的冠军,却没有成为21世纪的冠军”。
索尼现象只是“冰山一角”
索尼的退市和业绩下滑只是日本消费电子行业的一个缩影。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消费电子企业曾席卷全球,所向披靡,罕有对手。为了提高海外知名度,它们纷纷选择在欧洲和美国证交所上市交易。然而,30多年后的今天,它们又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从海外退市,而且理由都是交易量低。这是否可以反向推证日本消费电子业务在海外遭遇溃败?
日本有8大消费电子企业,分别是日立、东芝、松下、三菱电机、索尼、富士通、NEC和夏普。雷曼危机爆发的2008财年,这些公司几乎全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合计亏损2万亿日元。随后,它们开始抽丝剥茧般地剥离已失去竞争力的电器和半导体业务,有些已经改造成功,有些则至今仍在亏损。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