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业曾被人誉为“众厂之厂”,是世界工厂的制造者。一提起德国制造,中国人常会竖起拇指称赞,视其为制造业的前辈。7月初,习近平主席在接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指出,当前要着力打造两国制造业合作。中德两国制造业的合作,或将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一举夺得世界杯冠军的德国,成为了全世界的聚焦点。除了钦佩足球技艺水平,人们赞叹更多的是其严谨可靠的制造工艺。无论百年前的教堂大钟、酿酒设备、地下排水系统、建筑与家具,还是今天的奔驰、宝马、双立人刀具,“德国制造”具备的耐用、可靠、安全、精密四大产品特征,广为称道。这些可触摸的特征,是德国文化在物质层面的外显,而隐含其后的,则是“德国制造”独特的精神文化。
德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工业,尤其重视机床工业的战略性重要地位。德国政府认为机床工业是整个机器制造业中最重要、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部门,在多方面给予了强大支持。
作为“工业母机”的机床,是装备制造业中的关键与基础。德国的强大,很大程度上依托德国机床的先进性。德国一向专注于创新工业科技产品的科研和开发,以及对复杂工业过程的管理。拥有强大的设备和车间制造工业,在世界信息技术领域拥有很高的能力水平,在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工程方面也有很专业的技术,这些因素共同奠定了德国在制造工程工业上的领军地位。
德国“工业4.0”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将使德国成为新一代工业生产技术的供应国和主导市场,会使德国在继续保持国内制造业发展的前提下再次提升它的全球竞争力。
德国是世界第三大机床生产国,市场份额约为16%。中国是其最大的机床出口国,订单稳定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愿意与德方企业进行技术合作,项目切磋。也有像台州北平机床那样,通过收购德国企业以提升实力,扩大品牌影响力和营销渠道的。
中德在制造业领域的合作持续升温。2014年汉诺威工博会便是最好的证明。近600家参展商中,中国是除东道主德国以外的最大参展国。
7月初,习近平主席在钓鱼台国宾馆接见德国总理默克尔。习近平强调,中德务实合作是全方位的,双方步伐应更大一些,打造更响亮的合作品牌。双方要落实好已经决定的合作项目,当前应着力打造两国制造业合作,共同运作好法兰克福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对尚未开展具体合作的领域,要着眼长远,开拓创新。两国还要放眼全球,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在全球产业链中每个环节的合作。
默克尔也表示,希望利用德中政府磋商等机制的作用,加强两国对话,创新合作,在金融、工业信息化、航空航天、社会保障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德方将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投资,愿积极采取措施,便利两国人员往来。德方愿在二十国集团等框架内同中方加强沟通协调。
2014年,德国钢铁、电气、机械、轨道交通、航空等机床用户领域的快速增长,将对德国机床的需求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预计2014年德国机床国内和海外订单将实现10%的增长,机床产值增长3%,达到148亿欧元,为历史最高点。如2015年世界政治格局稳定,不出现地区危机的话,预计这种增长态势仍将继续。
德国机床协会认为,未来几年机床技术发展的趋势将体现在个性化、自动化、高效率上。个性化产品已经不仅仅是机床本身,而是这种理念渗透到机床的各个辅助部件上,如冷却系统、上下料系统、仓储系统等。有些用户已经不再规划大型生产线,而仅仅是选择那些必须有的关键机床。用户提供零件,由机床制造商来设计解决方案。此外,节能也将是一个长期的主题,通过使用变频电机、低功率液压阀等元器件减少能量消耗已是一种趋势。
德国是制造业的前辈,如何在基础制度上为企业搭建稳健的发展框架,如何在细节上打造精密的制造体系,这些都是中国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相信双方制造业尤其是机床行业的合作,将推动中德两国关系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