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新版“负面清单”对外资进入制造业领域进一步放开,外资未来将被允许以独资的形式从事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和维修等。
昨天,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4年修订)》。与2013版的“负面清单”相比,新版“负面清单”进行了大幅度的“瘦身”,共缩减特别管理措施51条。特别管理措施总数由190条调整为139条,调整率达26.8%。
据悉,在缩减的51条特别管理措施中,实质性取消的有14条,因对内外资均有限制而不再针对外资单独列出的有14条,因分类调整而减少的有23条。此外,还有19条特别管理措施进行了实质性的放宽。
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表示,新版“负面清单”进一步提高了开放度和透明度,此外,对例如博彩业和色情业等内外资面临同等限制的领域不再单列也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负面清单”在制造业上的放开力度明显加大。14条取消的管理措施中,有7条涉及制造业,在19条放宽的管理措施中,涉及制造业的有9条,几乎都占到了半壁江山。
未来,外资将被允许以独资的形式从事豪华邮轮、游艇的设计,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和维修,投资高速铁路、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配套服务设备的研发等。
“制造业对外资开放有利于营造更高水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顾军说。此外,戴海波也反复强调,自贸区虽然地方不大,但是将制造业的总部、研发与设计部门放在自贸区内是十分合适的。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表示,新版“负面清单”的调整中,高端制造业的放开力度明显有所上升。“这既符合国家要求制造业升级换代的产业政策,也是高铁、航空、航天等领域实现进口替代的需要。”林采宜说。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放开也为高端制造业做好了配套准备工作。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自贸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245家,其中通过备案方式设立的企业有1136家,占比91.2%。“负面清单”之外的外资企业备案当场即可完成,比原先平均8天左右的时间大大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