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对中国航天微电机领域的封锁最终没能挡住嫦娥三号顺利升空。如果一切顺利,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将于12月中旬实现月面软着陆。而中国自产的微电机能否帮探测器平稳着陆,备受关注。嫦娥三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部曲中的第二步。但“落”这一步,并非轻而易举。
中科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高级顾问欧阳自远曾发出感叹,“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月面降落比在火星降落要难得多。”
探月工程副总指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熊群力告诉中新社记者,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嫦娥三号无法依靠降落伞着陆,只能靠着陆器上7500牛反推力发动机完成减速、悬停等一系列动作。而推力的选择,则要通过一个小巧的圆柱形电机来实现。
该电机的主要设计师、中国电科工程师李听斌介绍,给反推发动机“发号施令”的电机工作原理就像汽车油门,通过位移控制着阀门开合的大小,阀门越大,流过的油量越多,发动机推力也就越大。“步进电机加丝杆的组合运用是首次进入太空。”他说,大胆启用这一方案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任务对精度要求很高。
据了解,嫦娥三号着陆前,着陆器将进行短暂的悬停避障,扫描月面地形,选择合适的着陆地点。扫描器的转动由两个小摆动电动机控制,电机的响应速度直接决定了获得的地形图的质量。如果扫描精度不高,图像会扭曲变形,依照错误地图降落的“嫦娥”,在与月球亲密接触时很可能摔成“重伤”。
熊群力告诉记者,嫦娥三号探测器上的各类电机多达30多个品种,分布于天线、电池阵、成像系统、桅杆系统、机械臂系统、探测采样系统等各分系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否则,将直接关系到这次探月任务是否能圆满成功。
于是,当人们都在关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载着嫦娥三号如何顺利升空时,着陆器上的微小电机,已经开始“低调地”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不是发达国家对我们在诸多元器件的禁运,中国可以进口整套测控系统。包括这次嫦娥三号测控系统某些重要部件、元器件。”在中国电科元器件专家施进浩看来,欧美国家在武器装备、航天领域的电机元器件一直对中国的大门关闭着。“尤其在空间探测、天线展开的电机,都是禁运的。”
施进浩给记者举例说,月面温差非常大,白天可能达到150度,到了夜晚要零下180度。在温差巨大的环境下,电机的生存技术、成活技术非常关键。“但欧美国家卡住了这些技术,不给我们。”
施进浩直言,“这就逼着中国自己想办法,搞自主研发。”
他说,在压力面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科研人员不断突破极限,为“嫦娥”奔月的多项技术提供支援。
“再过十余天,如果嫦娥三号能稳稳降落在虹湾区,我相信这对中国航天事业、尤其是电机领域,是一个巨大突破。”
施进浩说,中国今天在电机领域的新突破,必将在明天反哺于民间,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终极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