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家工信部的消息,沈阳市在第二批国家两化融合试点城市验收时,以总分97.07分位列全国8个试点城市第一名。这是沈阳市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以来获得的最高认可,标志着沈阳“两化”已从融合的初级阶段进入融后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在促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装备业从单纯制造向“智造”转变
记者日前在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看到,产品从订单开始,设计、工艺到生产制造、产品发运,直至售后服务全过程,在“云制造”的平台上均可以实现。这个“数字化工厂”的产品设计周期平均缩短30%,产品供货周期从最早的24个月,缩短为现在的6个月。
2011年4月,沈阳市被工信部确定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这个市工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首选。试验区启动以来,沈阳市政府专门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两化融合,并鼓励和支持市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和部分示范企业先行先试,引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和高成长企业加快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和沈鼓集团一样,重点示范企业从启动“云制造”平台到增加研发投入;从建造“数字化工厂”到借助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沈阳机床、北方重工、三一重装、特变电工沈变等大型装备企业正在逐步实现研发设计、过程控制、企业管理、营销服务等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之路,推动企业由单纯制造向“智造”和服务转变。
“两化融合”的核心是以信息化为支撑,促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过程控制、企业管理、营销物流等核心业务和环节的集成应用,最终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国务院《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提出,东北地区工业的振兴同样需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进而率先走出新型工业化的路子。辽宁社科院院长鲍振东认为,中国制造与国际先进制造目前最大的差距仍表现在智能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核心上。没有“中国心”的制造业就不具备可持续的国际竞争力,而突破点就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有机融合。
完善工作体系 政府强势推进两化融合
据了解,从2012年开始,沈阳市政府将两化深度融合作为市政府工作目标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并不断完善两化融合工作体系:
一是建立起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协同组织推进体系。工作牵头部门――沈阳市经信委把两化融合工作作为全系统两大重点工作之一,考核机制逐步完善。制定和陆续出台《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验区指导意见》《两化融合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指导文件,以项目为抓手、以资金作引导的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健全。
二是全面推进引导体系。形成以5个市级示范区、16户示范企业、百户重点企业为主体的深入推进的格局。市政府和5个市级试验区相继出台《两化融合实施方案》,先行先试深入展开;16户示范企业两化融合的项目建设和投资力度加大。据统计,在全市首批7个获准国家初审的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项目中两化融合项目有5个,计划总投资16.2亿元。306户大中型企业参加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序列,千户企业参加全市范围内的权威机构咨询和专家定向指导。
三是构建全方位、以十大服务平台为依托的两化融合服务体系。目前,两化融合发展促进中心、工业创新设计服务平台、沈阳国家软件公共服务平台、沈鼓集团云制造平台、畅通数据电子商务平台和奇辉物流平台等10个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已投入运营并开展服务。
“两化融合战略布局已经铺开。以16户示范企业,5个市级示范实验区,100户重点推进企业为主体,以十百千万工程(即依托十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攻关,推进“两化”在产学研用的有效结合。精选百户骨干企业为两化融合重点示范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面向千户亿元以上企业,开展信息化应用水平升级工程。推动万户信息化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水平整体提升,大力推动信息化的综合集成和产业链协同应用)为重要内容,全方位、分层次、多领域的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沈阳市经信委综合处处长李华民说。
据对320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的企业已占89%,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已经覆盖了从产品需求、仿真设计、样品试制、批量生产等全过程。
两化融合带来“智造”升级
沈阳市经信委主任隋莉将“两化”融合给沈阳老工业基地带来的变化归纳为产业丰厚度提高,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电子信息及软件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年均增长30%以上,已成为沈阳市第四大支柱产业。由于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产业优化升级成效初显,逐步向智能制造、柔性制造、服务型制造为特征的现代生产体系转变的特点。“特别是从“大而全”的传统企业发展为优势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新型企业体系,新兴战略产业兴起,产品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提升,制造业的'空心化’局面正在被打破,这是重大的变化。”隋莉说。
记者了解到,在推进两化融合中,沈阳市立足整合资源及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应用模式的创新,抢占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新领域、新平台,不断推动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新松机器人、东大自动化、高精数控、中科仪等龙头示范企业在软件和嵌入式医疗设备、机器人制造、自动控制、智能交通、家用视听设备、数控、真空设备等领域已走在全国前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沈阳机床集团通过自主研发,打破了核心技术的国际垄断,推出了集电子、计算机软件、伺服驱动、机电一体化等运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自主知识产权数控系统,使国产数控机床开始跳动“中国芯”,在此基础上自主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全智能机床操作系统--I5全智能机床操作系统,第一次拥有了“中文操作界面”。日前,200台搭载完全自主产权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被客户整体签约购买,这是国内智能化机床接到的最大订单。
有了“金刚钻”的沈阳机床集团果断把多年保持盈利的普通机床以OEM(贴牌制造)方式剥离出去,60亿多元的普通机床产能交由社会配套企业生产。母公司则专注于中高端数控机床生产,由低端制造向高端价值链拓展。
据悉,沈阳市的两化融合指数持续提升,装备制造业大型骨干装备制造企业综合评分已从66分上升到75分;大型企业信息化组织机构普及率、制度建设普及率、基础设备普及率均已达到95%以上。沈阳的目标是到2020年,“两化”融合指数达到85,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