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城市里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交通工具之一,它在减轻城市交通压力、节约能源、引导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地铁和城铁。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地铁每日运送的乘客达到800多万人次,如此多的乘客,安全成为轨道交通的重点,安防监控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关系着相关部门是否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不安全的因素,与能否将事件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有着重要关系。
一、城市规模扩大和发展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加快
目前,全国已有35个城市与地铁结缘,正在施工建设的地铁线路超过70条,总投资额达8000多亿元,如果加上已经获批尚未实施的项目,投资额达1.5万亿元以上。随着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增多,堵车问题和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快速增长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去年北京冬天的雾霾天气也成为网友们调侃的话题,北京的另一个名称“雾都”也因此由来。因此有媒体称北京或将会成为国内首个试点收取“汽车排污费”的城市。
轨交通不仅是解决城市堵车问题和尾气排放困境的根本出路;也能够为地方政府创造更多收入来源。地铁的开通能刺激沿线的房地产价格上涨,一方面可以直接增加政府的土地税收;另一方面,地铁沿线兴建的商业楼盘、商业中心可以带动周围的经济增长,为政府提供更多税源。这让轨道交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
国内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以地铁为主,包括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大连等大部分城市已建成的地铁和快轨交通都是采用传统的A型或B型地铁车辆。随着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各地区地质条件、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个性化需求的影响导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求各不相同,带动城市轨道交通产品类型呈现多元化发展。未来,随着国内轨道交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产品技术的逐渐成熟,城市轨道交通产业产品类型将进一步丰富,城市轨道交通在满足公共交通需求的同时,将成为各城市独特的风景。
二、安防产品应用智能化趋势不断加强
6月7日18时30分厦门BRT快1线途径金山站往南500米处发生爆炸,这起事故造成48人死亡,30多人受伤,其中有8名考生全部遇难,这也为轨道交通的安防监控系统敲响了警钟。无论是从轨道交通的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安检系统,还是安防集成综合管理上都加强了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page#
轨道交通存在着人流量大、线路长、范围广等问题,早期的轨道交通安全监控防范完全依靠人力紧盯屏幕。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轨道交通越来越发达,仅靠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对轨道安防建设的需要。但是目前视频监控绝大多数情况仅能起到事后取证的作用。
轨道交通配备的安全防范措施,主要包括通信、隧道疏散、紧急照明、防排烟、灭火、屏蔽门、电子巡查、火灾报警、入侵报警、车站与列车视频监控等,同时还设置了专用的有线及无线通信系统、警用安全保障系统和车辆段、停车场安防系统等,并在车站和重要设施配备了警察、保安、护卫和专业管理人员。这些都是城市轨道交通安防系统的重要基础,能够有效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正常运行。针对安防行业,在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中主要涉及视频监控、门禁及出入口控制、危险品检测及实体防护等几大领域。
智能分析技术能够通过对监控视频图像的实时分析对动态场景中的目标进行定位、识别和跟踪,并分析和判断目标的行为,从而能在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做出反应,做到早期侦测和主动防范,帮助安保人员有效避免或高效处理有威胁或突发性的事件。我国监控企业在电子警察系统、ATM机监控智能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多成果,如可开发出适用于轨道交通安全监控智能化的系统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
海康威视智能交通事业部行业经理任钧表示:“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可对视频画面或者视频中的海量数据进行高速分析和处理,从而完成人流量统计、拥挤检测、人脸识别、入侵检测与报警、遗留物品检测等功能,可大大减少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将会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事件发生后调查取证时节省了极大时间和精力,有助于快速准确地在海量存储视频中搜寻相关事件的信息。
总结:
在我国轨道交通已成为各大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然而在每道风景线的背后承载着城市里市民的安全保障,责任重大。科技不断在进步,轨道交通的安防监控系统的智能化需求不断提高,这给各大安防厂商带来了压力。而据相关人士预测,2013年全年轨道交通的投资规模有望达到2800亿元至2900亿元,这又给安防企业带来巨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