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神龙工厂生产车间内,物流工人和各种机器人、精密仪器、机械臂交织在一起,每日都上演着工业化之舞。
10人每天接收近万件零件
昨日上午,神龙武汉第一工厂行政验收员韩喜红从循环收货室打出一份长单,开始逐一核对供货商提供的零配件。
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内,韩喜红都在接收同一种零件,反复在电脑上用同一指令打印接收卡,并到收货点核对信息,但她丝毫不敢马虎。记者观察到,韩喜红所接收的每组货物标箱上,都有十几组编号,分别代表零部件的批次、数量、型号等,这些信息关系到生产车间的正常供应,所以一定要精益求精。
“每天能验收1000个标箱。”韩喜红介绍,现在只需要在电脑上输入相关代码即可,系统会自动分析货物批号和数量等基本信息,她只需动动眼睛验货,将一些包装品相不好的配件挑出,并确认货物信息是否匹配。
而在过去,这些标箱上的所有编号都要她手工录入,每天要处理几千组数据,一天下来工作量非常大。
#page#
记者现场看到,目前和韩喜红类似的接收班组,只有10名工作人员,而他们每天需要接收的零部件接近1万件。
而未来,韩喜红可能会变得更轻松。神龙武汉一厂监管室经理彭延虎介绍,公司目前正投入大笔资金对系统升级,未来供货商所有货物都将打上物联网的标签,通过扫描后自动分类进入公司的物流超市,不用再进行人工分拣。
“智能机器人是新同事”
在电影星球大战中,一个憨态可掬的小机器人“R2”能协助绝地武士驾驶战斗机,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神龙工厂内,也有一批像“R2”一样能干的AGV小机器人,协助物流工人。
徐刚在神龙从事物流工作已有6年,而这期间他所使用的交通工具每年都在发生变化。“以前开的车是烧油的,现在都是电动的。”徐刚介绍,自己驾驶的拖货车越来越小,而需要他动手做的事也越来越少。
记者注意到,像徐刚这样的工人需要负责两排货架,在接到工厂内部的消耗指令后,他们第一时间将相关零部件装上物流车,然后开着拖车将零部件运往各个工位,每天在厂区内往返行进12-16趟,如若每个环节都停车卸货,不仅体力上吃不消,而且十分浪费时间。
而有了智能机器人做“同事”,很多问题变得简单起来。在部分工位区,徐刚只需要将货物放置在事先布好的货架上,编好行进程序的AGV小机器人,便会自动将零部件运往生产线上,而徐刚则要努力跟上机器人的节奏。
徐刚每趟送货的时间约在30分钟左右,而这一数字会随着小机器人的增多而逐渐减少。
“首批投入工厂的小机器人近20台,物流配货时间比以前要节约10—15分钟。”徐刚介绍,现在和机器人做同事,未来则当它们的领导。目前机器人还只是在生产区小范围使用,未来将逐步向物流超市延伸,直到整个物流实现全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