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往事,喜忧参半,一波三折。
因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牵连,全球核电陷入沉寂。在事件发生整整一年半以后,中国谨慎重启核电,给蛰伏观望的各路企业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机会。
然而,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出“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的部署,让豪情满怀的江西彭泽、湖北咸宁和湖南桃花江三大内陆核电顿时梦断。目前,三大内陆核电站合计投资额超过2000亿元,而前期投资额则已超过100亿元,损失惨重。
在国内,则有华润、三峡集团等企业曲线参与核电产业;大唐、华能等传统能源企业则纷纷划定势力范围,提前锁定珍贵的核电选址资源。尽管政策层面对核电采取保守态度,仍难挡核电企业的发展热情,为松绑资金链,中核等四大核企纷纷加快上市步伐以解决资金链难题。
大央企热衷核电项目,除了看好核电在未来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外,更看重的无疑是大型核电项目建设中的万亿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十二五”接下来的3年中,核电建设约4000亿元的投资有望落实,其中近2000亿元的设备采购量将释放;如果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新增6000万千瓦,则直接带动投资将达1.2万亿元。
从投资回报来看,核电站素有“超级印钞机”的美誉。一般来说,一个百万千瓦级的核反应堆,造价约100亿人民币,正常运行一天的收益约为1000万,5年左右的时间即可收回投资,而一个反应堆的正常寿命为40年左右。目前,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最长设计寿命已达60年。
现在全球核电占电能的比重平均为17%,而中国核发电量占总量仅为1.8%,远不到世界平均水平,更远远低于法国的85%和美国的30%水平。
国泰君安核电研究员王威分析,除设备市场,核电站建成后,设备的维修、检修都需要各种服务,这将为国内不同资质的厂商提供更多的进入机会,其建议外部投资者关注产业链上下游中细分市场结构性调整带来的利好。
国务院原核电引导小组办公室核电专家组组长鲍云樵表示,虽然受福岛事件的影响稍有波折和停滞,但国家层面核电战略发展的大方向不会变。
“最主要的风险还是安全问题,假如全球再发生大的核电安全事故,核电成长就可能推迟几十年”,鲍云樵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