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国外仪器品牌的“本土化”顾虑

国外仪器品牌的“本土化”顾虑

发布时间:2013-01-22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仪器仪表

导  读:

简单说,仪器制造最核心的当然是各主要部件的技术和设计,这个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努力移植到中国工厂。

澳大利亚劳动力贵,一般人家都准备一些工具,家里的东西坏了,小头小脑的都自己动手。我刚到澳大利亚时,图便宜,看到日本和德国的工具比中国的贵5倍之多,就买了一套中国产的工具。不久,钳子不咬牙了,螺丝刀拧不住螺丝了,锯也弯了,电钻也动不了。后来,我逐渐开始用德国的,用了几年,的确让人服气。我问一个盖房子的朋友这是为什么。他只说了一句话:钢材不同!

    

我在一家德国仪器制造商的中国代表处工作。2011年,中国代表处迎来了它的10周岁生日,也是我在这里工作的第10个年头。

  

10年间,中国的业务额增长了19.5倍,已经成为公司全球最大的业务板块。首席执行官KB先生对中国很重视,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购买力,从2005年起KB就有意收购一家国内的制造企业。然而,关于这个并购的谈判延续了7年,至今依然悬而未决。

  

说起并购,KB总是信心满满,因为这位很富有挑战精神的创始人,20多年前以6000多马克的创始资金创办公司,从代理业务开始,正是通过一系列成功的并购,成功转型为制造商,并不断扩充自己的产品线。1999年公司在法兰克福上市之后,更是加大了全球化的步伐。粗算起来,KB先生先后成功收购过十余家德国制造企业和一家美国制造企业。

  

可以说,KB先生的创业之路也是并购之路,并且取得了耀眼成绩。每每跟他聊到并购,他都兴致勃勃,绘声绘色地讲述他是如何解决一个个人员调整和文化冲突难题,顺利地实现整合与增值的。

  

但是,对中国的这起收购案,怎么就这么难呢?除去德国与中国文化差异过大、收购对象规模较大等因素,后面隐藏着的,是一个更艰难的决定,这就是:“中国制造”你敢不敢的问题。

  

多年来,“德国制造”对于我们在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德国人的机械产品以其精致加工和持久耐用闻名于世,特别是我们所在的仪器制造业,德国产品有着良好的口碑。虽然产品价格比同类的进口产品要高出10%~20%,但很多情况下,依然能够符合买方对德国产品的心理价位。这已经成为我们的竞争“王牌”之一。

  

于是,中方管理层对并购一直持反对意见。大家都非常担心,一旦我们的产品掺进了“中国制造”,尽管只是部分产品线,势必会对整个品牌形象产生影响,使我们失去竞争优势,最终使成本的降低得不偿失。

  

我记得总经理在管理会议上第一次提出这个并购案时,我是持支持态度的。原因如下:

  

1.同行内最大的几个公司,都已经在中国设厂,部分产品开始本地化生产,并向全球供货。这已经给我们带来很多价格竞争上的劣势。

  

2.很多本地制造企业发展速度迅猛,从以前与进口产品完全不形成竞争,演变为少数应用领域已开始发生竞争,正在冲击我们的部分阵地。

  

3.中国政府采购从2008年开始,已大范围实行“中国制造”优先原则。简单说,就是同类产品有国产的必须优先选择,不选择必须充分说明理由并请专家论证,这在各类招标或直采项目中,已经给我们造成很多阻碍。这些理由都充分说明,在中国设厂,不管是通过并购还是自己开设都是境外仪器厂商的理智选择。仪器行业的发展尽管滞后于其他行业,但是潮流应当是一致的。

  

然而最终,这些支持并购的理由,还是敌不过大部分人,尤其是中国管理层对“中国制造”缺乏信心的反对并购理由。于是,中国管理层在实际行动上就表现为,在并购谈判中不积极推进,扩大某些问题,以拖延时间。

  

正面讲,我们可以说这叫缓兵之计,反面看,这很可能正在贻误战机。对于这个敢不敢的问题,我很想听听大家怎么看。

  

不是KB,反而是中方管理层对“中国制造”存在更大的担心?因此,并购就被拖了6年?KB对在中国收购企业的决心是不是也摇摆不定?

  

澳大利亚劳动力贵,一般人家都准备一些工具,家里的东西坏了,小头小脑的都自己动手。我刚到澳大利亚时,图便宜,看到日本和德国的工具比中国的贵5倍之多,就买了一套中国产的工具。不久,钳子不咬牙了,螺丝刀拧不住螺丝了,锯也弯了,电钻也动不了。后来,我逐渐开始用德国的,用了几年,的确让人服气。我问一个盖房子的朋友这是为什么。他只说了一句话:钢材不同!

  

#page#


上面这个并购争论的案例说明:我们其实知道自己的毛病在哪里,因此,一再阻止德国老板的并购。然而,任何并购决定的困难都在于对未来和整合能力的判断:能不能通过德国公司的管理,把本公司“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提上来?如果我们不做,对手可能会这样做,而且成功了!

  

是的,“中国制造”让我们国人几多尴尬,一言难尽。在仪器行业,对“中国制造”最不买账的还偏偏是中国人自己。

  

通过德国公司的管理,把本公司“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提上来,这正是德方老板KB的中国工厂发展目标,但在具体论证中,困难重重。

  

简单说,仪器制造最核心的当然是各主要部件的技术和设计,这个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努力移植到中国工厂。但是,仪器制造的第二重点,就是零配件选择和采购,最大的拦路虎在这里出现了。根据德方的技术要求,所需的各类零配件,大到检测器、电路板、气路控制装置,小到石英附件、金属或塑料管路甚至螺丝钉,都很难在国内找到合格的供货商。

  

勉强采用,必将降低产品质量;如果坚持选用合格的进口零配件,用价格昂贵的进口件,再加上零件的运输成本,中国工厂的生产成本大增,那么在中国设厂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后来,我们还曾经讨论过核心部件进口,小零件找国产的。但是具体调研中,拿一根石英燃烧管来说吧,仪器对石英材料纯净度和进出口的管路尺寸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寻找的多个国内一流加工厂多次打样的产品都无法满足要求。就像黄老师买的那套工具,做工具的厂家能够把样子做得跟进口产品大致相同,但是它却无法控制钢材的质量,或者从成本考虑不愿意选择更好的钢材。

  

做仪器也是一样,你能够控制自己的技术,但无法控制每一个零配件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所以“中国制造”的质量要提升,往大处说,真是整个制造产业整体提高才能实现的目标。

 

再向你请教一个问题,有人认为:现在“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几乎是质量差的代名词,这同日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情况一样。如果以发展的眼光看,将来,甚至不远的将来,“中国制造”也可能会像日本的产品一样打一个翻身仗!从你所在的科学仪器行业看,这一天能不能到来?如果有那一天,是什么时候?

  

说起来,仪器行业的发展其实是滞后于其他行业的,很多行业的混血产品都已经很多的时候,我们才刚刚开始。行业内最大的几个进口品牌,近年内开始在国内设厂,把部分产品线转移到国内。而这部分产品线,大多属于中低端产品,或者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

  

对“中国制造”的处理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明着来,就是承认自己的部分产品“中国制造”了。销售渠道把纯进口产品和国产产品分开,国产产品直接参与国内品牌的竞争,价格大约是进口产品的50%。

  

一种是暗着来,明明在中国设厂了,却不宣布哪些产品在中国生产,国产产品仍然不降价,全部参与进口产品竞争。这会引发外界种种猜测和不满,甚至有竞争对手想办法去找他们仪器上隐蔽处“MadeinChina”(中国制造)的标志,然后在竞争中提供给用户,证明他们以次充好。并且这些国产化仪器,在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也被证明质量比以前降低了不少。

  

当然还有不少像我们公司这样的,想国产又不敢,犹犹豫豫观望的。

  

尽管看似一团乱麻,如我上文提到的三个原因,仪器的国产化还是必然趋势。并且现在国产仪器品牌中,也出现了个别颇有研发能力的。可叹的是至今为止,国产仪器质量依然低人一等。

  

不过我相信,中国制造的仪器,一步一步来,从很多零配件需要进口,到进口越来越少,到国产零配件全部符合严苛要求,完全国产化,再到技术创新,引领潮流,随着中国现在整个制造业升级的步伐,这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时间上不敢断言。日本用了30多年,然而,日本的仪器直到今天仍属于夹在欧美品牌和国产品牌中间的档次,价格也如此。日本人的“精益管理”对成本严格控制,导致某些一眼看不出来的品质降低现象,如同日产车与德产车的差别一样。

  

我在车辆制造行业工作,这个行业也确实存在整个产业链的问题。举例说中集的干货箱,之前在国内钢材质量不达标的时候,进口的是韩国和日本的钢材。

  

我曾天天琢磨,那些材料好在哪里?当然表面是看不出来的。干货箱里铺的海运木材是哪里的?来自收购的南美洲叫特高霸的木材厂。那里产的木材密度大,防腐性能特别好,因此被称为海运木材。但是中集虽然用了不少进口东西,可是他们能很好地控制成本,做到了世界一流。在世界运输装备业,他们的“中国制造”能够令人竖起大拇指。我相信他们赚的一定不全是“苦力钱”。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qoa4.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物联网提升工业智慧化管理

下一篇:我国首个直升机用蒸发循环制冷系统试验平台问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仪器仪表
  • 2024华南测试测量产业大会暨展览会在深圳圆满闭幕!

    6月21日,2024华南测试测量产业大会暨展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圆满闭幕。仪器仪表,论坛,智能,新能源汽车,

  • 湘江新区政企畅聊早餐会 赋能检验检测产业链发展

    圳三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湖南研发生产基地湖南三思精密参与湘江新区政企畅聊早餐会,赋能检验检测产业链发展。仪器仪表,交流,过程,

  • 2023年香港秋季电子展-香港电子展(香港秋电展)

    香港秋季电子产品展是亚洲规模非常大的电子展览盛会,为企业提供理想平台,建立商贸联系,缔造业务佳绩。上届展会吸引超过3,980家来自24个国家及地区的参展商,包括中国内地、韩国及台湾企业设置的地区展馆。仪器仪表,智能,服务,

  •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0%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038.5亿元,比上年下降4.0%(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仪器仪表,制造业,控制,EMS,

  • 2023西部全仪大会将携众多国际品牌四月登台成都

    以“创新强基 智仪赋能”为主题的2023第19届中国国际(西部)生化分析与实验室规划建设管理博览会暨第15届测试测量.质量控制及自动化仪表博览会(西部全仪大会/CWWIAE)将于2023年4月26日-28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智能制造,仪器仪表,

  • 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现状与机遇

    仪器仪表广泛用于钢铁、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汽车等各行各业,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是军事上的“战斗力”,是现代生活的“物化法官”,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关键和核心,同时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作为计量测试的手段,仪器仪表是提升我国计量测试水平最重要的环节。

  • 歌瑞宇航以模块化产品切入高端电子仪器市场

    根据上海仪器仪表协会的数据,从细分市场来看,2019年,仪器仪表制造行业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其市场占有率约为34.68%;其次为光学仪器和电工仪器仪表,其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1.50%和9.64%。

  • 总局印发《2020年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印发《2020年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的公告,涉及了不同产业类别的184个领域,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包括了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电工仪器仪表、实验分析仪器、供应用仪器仪表、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钟表与计时仪器等。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