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推进大会暨部省合作协议签约仪式2月29日在京举行。水专项领导小组组长、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主持部省签约仪式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既定目标、多出成果、协同创新、强化管理,把水专项打造成民生工程、精品工程和廉洁工程。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推进大会暨部省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周生贤说,2007年水专项启动实施以来,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和组织全国上千家单位、上万名科技工作者,经过不懈努力,基本实现了“控源减排”阶段目标。一是突破一批“控源减排”关键技术,支撑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在工业废水深度治理方面,突破了化工、轻工、冶金、纺织印染、制药等重点行业控源减排关键技术214项,在70项大型工程中得到验证。在城镇污水处理和饮水安全保障方面,突破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深度脱氮除磷关键技术,在环太湖、环渤海等地区建设20个示范工程,对500多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研发受污染原水净化处理、管网安全输配等40多项饮用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在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初步突破畜禽养殖废弃物生态循环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关键技术,在太湖、洱海等流域进行示范取得明显效果。二是综合集成示范多项关键技术,增强改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的信心。水专项组织了全国优势科技力量,紧密结合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选择太湖、滇池、辽河等重点流域开展大兵团联合攻关,系统集成了流域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在近600项示范工程中进行推广应用。2009-2010年环境监测结果显示,辽河、淮河干流化学需氧量消除劣Ⅴ类,海河水质有所改善;太湖富营养状态由中度变为轻度,劣Ⅴ类入湖河流由8条减少为1条;巢湖富营养化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基本遏制了蓝藻水华大面积暴发;滇池外海水质明显好转。三是研发一批关键设备和成套装备,带动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针对水环境监测、污泥处理处置、水处理等设备国产化率低等问题,集中力量重点研发50项国家急需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和设备,扶持一批环保企业成功上市。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科技攻关团队和领军人才。充分发挥环保与住建直属系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三支力量的作用,统筹国家和地方优势资源,采用地方推荐、部门筛选、公开择优等多种方式遴选出近300个水专项科技攻关团队,建立院士工作站、研究基地等平台,引进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培养上百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科技骨干和5000多名博士、硕士,建立人才凝聚、使用、培养的良性机制。五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水专项组织实施的社会氛围。几年来,水专项通过举办各类展览、研讨、培训等形式,广泛宣传水专项的总体部署、战略目标和主要成就,赢得了各地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2011年,在“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十一五”环保成就展、全国科技成果巡回展等一系列展览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水专项取得的积极进展给予充分肯定。
周生贤指出,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为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重大专项,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要认真学习领会,牢牢把握水专项的目标定位,进一步明确水专项的努力方向。一是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谐的工作目标,切实抓好水专项组织实施工作,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二是服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投身到这一事业当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通过大专项带动大创新,通过大创新促进大发展。三是服务水环境质量改善。要把改善水环境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要在为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科技支撑这个根本问题上下功夫、做文章、求突破。要科学认识解决我国水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妥善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手段与目标、中央与地方等各个方面的关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周生贤强调,“十二五”是水专项攻坚的关键阶段,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必须更加注重流域统筹,更加注重成果集成,更加注重绩效管理,更加注重发挥地方作用以及更加注重产业化目标。一要坚持既定目标。要重点突破“减负修复”关键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和流域水环境监控预警“业务化”运行技术,自主研发水污染治理整装成套技术与装备,引导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完善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管理两个技术体系。要以控制氮、磷营养盐为重点,确保太湖、巢湖、滇池和三峡库区等流域示范区水质提高一个等级并消除劣Ⅴ类,不暴发大面积蓝藻水华,城市河道水质消除劣Ⅴ类。要以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为重点,确保辽河、海河、淮河、松花江等示范流域水质消除劣Ⅴ类,生态功能局部恢复。二要坚持多出成果。水专项实施情况的好坏,最终要靠成果来评价。课题层面要重点抓核心关键技术突破,项目层面要重点抓流域整装成套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主题层面要重点抓共性关键技术总结和凝练,流域层面要重点抓“一湖一策”、“一河一策”和示范区水质改善,专项层面着重完善两个技术体系,强化对节能减排和流域水质改善的支撑。总体专家组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大技术统筹和集成力度,紧紧围绕国务院批复方案中确定的15个关键技术突破,以验收促成果产出,以成果倒逼任务设计,切实提高水专项绩效。三要坚持协同创新。要依靠国家和地方的联动,发挥政府协调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整合优势科技力量,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构建最广泛的科技攻关统一战线,举全国之力组织实施好水专项。当前,要在太湖、滇池、辽河、松花江等条件比较成熟的重点流域探索建立区域性、流域性的水环境研究机构,作为协同创新的研究平台,聚集国内外优势科技力量,为重点流域水质改善提供科技支撑。四要坚持强化管理。要充分发挥水专项重点流域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以落实部省合作协议为抓手,共同推进水专项组织实施。将水专项作为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的重要内容,并把水专项实施情况纳入重点流域地方政府责任考核。进一步落实水专项项目(课题)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协调各有关地方政府明确本辖区项目和课题牵头组织单位和行政负责人。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立项、财务、管理、验收等规章制度,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不断提高水专项组织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周生贤说,水专项是建国以来投入最大的环保科研项目,所有参与人员要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的精神,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水专项打造成民生工程、精品工程和廉洁工程。
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出席会议并讲话,水专项领导小组副组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与水专项领导小组成员、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分别代表水专项牵头组织部门与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云南省、昆明市、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负责同志签订部省共同推进水专项合作协议。江苏省副省长徐鸣等5位同志作了典型发言。
水专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和代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专项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专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水专项咨询专家组、总体专家组、主题专家组、流域专家组专家,各项目牵头单位负责人,项目(课题)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