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各地缺电信息相继传来:进入5月份以来,广东
电力供应趋于紧张,引发广东煤炭进口激增;今年浙江电力缺口约为340万千瓦,电量缺口约为200亿千瓦时……
2005年,中国的缺电形势开始有所缓解,但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在2500万千瓦左右,华东的浙江、江苏仍将是全国最缺电的地区……
2006年,我国的电力供需矛盾趋向缓和,但区域性、季节性电力缺口仍将存在;
2007年,前三季度电力供应能力持续增强,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缺电程度明显缓解,但局部电网“卡脖子”现象仍然存在,局部供应紧张问题将在未来两年内得到有效解决……
进入2008年以来,广东省用电负荷需求居高不下,而东莞市一季度的最高用电负荷需求预计为760万千瓦……
2009年年末,受电力需求旺盛、电煤供应严重短缺、水电资源极度匮乏、发电机组故障频发等多种因素影响,湖北省遇上了十年来最严重的“电荒”……
2010年,煤价一路走高,部分地区频现拉闸限电,“煤荒”、“电荒”再次出现……
2011年,4月以来,我国多地出现淡季“电荒”现象。国家电网公司预测,今年是近几年来电力供需形势最为紧张的一年,电力缺口总量可能超过历史上最严重的2004年,10个省级电网面临供电紧张的局面。
从2004年开始,电荒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而新闻中解决电荒的时间表也从2005年到2008年再到2010年,结果2011年,目前又发生了8年以来最严重的电荒,而且时间已经从用电的旺季转移到了淡季。难怪有人说,“电荒”不是新闻,不发生“电荒”才是巨大的新闻!
此“电荒”究竟是“真”还是“假”,目前已经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之一,因为只有知道真假,才能真正找到破解“电荒”的出路。
要了解事实的真相,用当事者口中的数据分析,最具有可信度。中电联新闻称,2010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9.6亿千瓦,全国用电总量为4.19亿千瓦时。有心人士根据推算得出我国的用电需求仅为发电能力的40%,另外60%的发电能力闲置。中电联马上又发布评论解释,在电力行业,还存在发电设备利用率的问题,世界各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普遍处于4000~5000小时,而中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也从2006年的5198小时下滑到2010年的4650小时。
在笔者看来,中电联的解释,纯属越抹越黑。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9年,全国平均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总体处于4393~5460小时,平均值为5030小时,而最高峰的5460小时出现在2004年。根据以上平均数据推算,2010年中国发电能力为4.83万亿千瓦时,比全国用电总量4.19亿千瓦时超出15%,再退一步,即使以中电联公布的4650小时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来算,发电能力也达4.46万亿千瓦时,完全可以覆盖全国用电总量,又怎么会出现电荒呢?数据让笔者越来越迷惑,目前的缺电更像是“伪电荒”,
不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