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财富》杂志公布了2011年美国企业500强榜单,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公司以第35名的总排名首次超越微软。苹果的成功,让人们见证了计算机技术发展到相应的“天花板”阶段,应用创新的横空出世给了技术存在的新空间,就如将几件旧衣服搭配出的新效果。技术创新不是针对每个项目都研发出新产品,也不是随每个项目的不同而随时改变其技术适应性。“原来也可以这样!”这是苹果在应用创新中带给我们的惊喜,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照样可以带给我们这样的惊喜。应用创新,已成为某些工业技术遭遇到天花板后的发展新空间,而工业中的应用创新如何发挥其新经济增长点的魅力,这是我们最想了解的一个问题。在此且听贝加莱工业自动化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肖维荣先生的见解,一定会让您有一番新的收获与感悟。
《PLC&FA》: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某一个行业市场竞争的重点也不相同,产品同质的时候拼价格,价格相同的时候拼技术,当质量、价格、技术都没有太大区别的时候,这时的市场竞争将升级为一种什么样的竞争?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当高端市场品牌、低端市场品牌、中端市场品牌各自群体的企业之间没有太大区别的时候,他们的各自竞争重点又将是什么?
肖维荣:当质量、价格、技术都没有太大区别的时候,那么市场的竞争将升级为一个所谓“完全竞争”的格局。完全竞争的特点是,价格主要和采购量有关系。这将是令人非常辛苦的一个市场局面。不过在自动化的领域,无论是哪个档次的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这样的局面。因为除去质量、价格和技术的因素之外,服务也是一个市场竞争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工业自动化领域,高端、中端和低端的市场品牌都形成各自的群体。各群体的企业之间必然在技术、质量、价格、创新与变革能力以及服务之间要有区分,如果他们之间出现了同质化,那么最后的出路将是销售领域的区别,如果他们在销售区域上再“血拼”,那么结果的悲剧是可想而知。而市场的动态化将避免这种企业同质化现象的出现,所以企业之间的差别化也必然是常态的。同时各个层次中市场品牌的竞争焦点存在差异性:高端品牌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目标市场的专业化和技术创新能力,中端品牌间的竞争集中在产品技术和服务领域,而低端品牌间的竞争主要集中于价格和服务领域。
《PLC&FA》: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某一些产品技术(如PLC、变频器等)已发展到多数品牌在质量、价格、技术上没有太大区别的地步,谈到市场突围,有些人认为要从产品制造转型到应用创新,从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您如何来认识“应用创新”?关于这样的一个转型,您认为这是一种营销手段还是仍然是技术研发范畴?
肖维荣: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如果在质量、价格和技术上没有太大区别的时候,市场突围只是一句空口号。而所谓的“应用创新”仍然还是技术研发的范畴,只不过是一个在应用层面上由另外的团队进行再次开发的问题。如果有些产品在应用开发上比竞争对手的空间和潜力更大,这也还是说明此品牌的技术能力更强。
《PLC&FA》:从产品研发制造到产品应用创新,这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要真正做好这项转型,从而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您认为这需要工业自动化企业具备哪些能力或素质?如何做好这项转型,您有何看法?
肖维荣:产品研发制造和产品的应用创新通常是由不同性质的团队去完成。产品的应用创新主要是指在应用层面上研发更多的应用库或针对某个行业而研发的专业化方案。
在同一层次的品牌市场空间中,应用创新将使企业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然而关于具备这种能力的企业素质,我认为:首先,企业要在人才专业化的培养上有“造血功能”,打造一支专业的能够战斗的队伍;其次是企业在研发层面上更加贴近市场和用户,以使研发制造出来的产品能够在应用空间与潜力上为应用创新提供基础,而这个基础的核心便是一个强大的管理客户产品质量周期的软件平台。例如贝加莱的Automation StudioTM,让软件代替硬件,提高系统的性价比,容纳客户的知识产权于其中,是应用创新的核心元素。
我认为,做好从产品研发制造到应用创新转型的必要条件是,企业要有崇尚技术、贴近未来市场的文化。
《PLC&FA》:就“应用创新”而言,国内本土工业自动化制造商与跨国大型企业在争夺国内市场中,其各自的优势是什么?您如何来评价双方在目前的阶段性竞争成果?
肖维荣:在应用创新方面,民族品牌有着价格优势和应用的灵活性,而跨国企业却有着标准化、专业化和面向未来应用方案的优势。比如民族品牌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自动化项目,但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动态发展,民族品牌将在客户产品的性能升级上付出更大的服务成本。而由于其技术的成熟性,这些性能升级问题在优秀跨国企业的解决方案中会更显优势。在未来发展中,一方面由于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上升,民族品牌的成本优势将会被逐步削弱;另一方面,嵌入式系统和标准化在中国的推广会给跨国企业带来更多的挑战。
更短的产品周期、更快的变革与创新则是给民族企业与跨国企业双方出示的同一道考题!
《PLC&FA》:随着中国工业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同时用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适逢中国产业升级之机,工业自动化制造商在应用创新中将面临哪些挑战?作为代表技术积累雄厚的外资制造商,您认为如何来助力中国用户的产业升级改造,帮助他们提高竞争力,也提高自身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肖维荣:首先,工业自动化在应用创新中面临最大的挑战是技术团队的建设,其次是对目标市场的渗透能力。所谓的技术团队建设不是用高薪通过猎头挖一帮人来组成一个团队那么简单的事情。何谓?一言以蔽之:成为客户的专家,及时拿出客户所期待的方案应该成为自动化制造商在中国的愿景。
自进入中国以来,贝加莱一直致力于加强与客户的紧密战略合作关系。从向他们提供“拿来即用”的全方案,到提供专业化的培训,一直到帮助中国用户提升方案研发能力,贝加莱靠的是对中国市场的认识和崇尚技术的文化。帮助客户提升技术竞争力是贝加莱在中国市场提升自身品牌竞争力的最佳手段。我们为中国制造业迈进的每一个踏实的步子而欣喜!
在贝加莱进入中国15周年之际,在此也送上对中国制造业的良好祝愿!在此也感谢《PLC&PA》所提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