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清洁、高效的特点,
新能源已被公认为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其中,风电又因成本低、资源丰富、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在新能源中脱颖而出。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风力发电量达到188亿千瓦时,继续“十一五”时期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目前,我国风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虽然还比较低,还存在入网难等问题,但随着人们关注度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风电面临的瓶颈问题将会逐一解决,风电将朝着“送得出、用得上、发展有保障”的目标稳步前行。
在2011年一季度全国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清洁能源发电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风力发电量达到188亿千瓦时,增长60.4%。
“今年我国风电的发展延续了‘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态势。”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一季度风力发电量的增长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的大规模上升,尤其是今年甘肃酒泉风电基地有一大批装机并网发电;二是季节性变化,供暖季过后风电开始大规模并网发电;三是电网的支持,各大电网公司现在都在优化调度,优先风电上网。
风电企业则更能体会到装机容量的快速提升,国电龙源
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谢长军表示,“风电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是一季度风力发电量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神华国华能源投资公司董事长解建宁表示,“十一五”时期,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风电行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全国风电吊装容量累计达到4000万千瓦,连续5年翻番增长,创造了世界风电发展史上的奇迹,现已成为世界第一的风电大国。此外,风电装备制造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目前已经具备了单机容量3兆瓦及以下的系列化风电设备的生产能力。
据中国风能协会日前发布的《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较上年增幅超70%。新增安装风电机组12904台,装机容量18927.99兆瓦,同比增长37.1%;累计安装风电机组34485台,装机容量44733.29兆瓦,同比增长73.3%。
“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是我国风电产业起步发展的里程碑。”史立山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法律框架。在这部法律中,通过减免税收、鼓励并网发电、全额收购、优惠上网价格、贴息贷款和财政补贴等激励性政策来引导发电企业和消费者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鼓励对风电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解建宁表示,风电产业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产业,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就不会有风电产业现在的迅猛发展。
我国还在“十一五”时期陆续出台了《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等重要的实施细则。对风电而言,这些政策无疑为其长远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同时,市场化运作模式极大提高了风电产业发展的效率。解建宁对记者说,在2005年以前,风电主要是由电力部门自己做,没有形成市场机制,因为没有竞争,所以电价高、发展速度慢。为促进我国风电发展,2003年至2007年国家共组织了5期特许权项目招标,通过特许权招标共确定了49个风电场工程项目,总装机容量880万千瓦,地区涉及广东、江苏、内蒙古、吉林、甘肃、河北等风能丰富省区。
华能新能源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何炎介绍,随着政策和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也快速成长,成为加速风电发展的重要因素。2010年,我国并网风电机组生产量快速增长,风电机组制造商前10名的新增容量达到当年新增容量市场份额的87%。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资本投入,国内风电机组普遍采用当今世界主流技术,单机容量显著上升,单位千瓦造价从7000元下降到目前4000元以下。不仅风电主机自主化研发取得丰硕成果,关键零部件也迅速扩张。
随着“十一五”时期风电基地的加速建设,风力发电量也逐年增长,预计在“十二五”时期,我国风力发电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立山表示,风电的并网和运行已成为我国风电发展的核心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政府管理、风电场运行、风电设备性能和电网调度等4个方面着手。
从政府管理角度来看,要重点做好规划和建设的衔接工作,强化全国风电规划的调控作用,做到全国规划与地方规划的有效衔接,建立风电项目与电网配套工程的同步规划、同步投产机制。
从企业角度来看,风电场建设管理企业要提高风电场运行管理能力特别是风电场预测管理能力。风机设备制造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设备性能,使风电机组具备抵抗电力系统波动的能力。
从电网角度来看,要充分发挥电网在促进风电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史立山表示,我国风电规模化开发必须走“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道路。大电网可利用不同地区风能的互补性,平滑风电出力波动。同时,电网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电网对风电的接纳能力,加快跨区跨省电网建设,扩大风电消纳范围,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实现风电友好接入和协调控制,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等调峰设施建设,以增强电网调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