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十一五”回眸·管道公司造就原油输送主动脉

“十一五”回眸·管道公司造就原油输送主动脉

发布时间:2010-12-07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十一五 原油输送

导  读:

  “身居草房干革命,手牵油龙下江南。”这是35年前一名参加我国华东地区首条原油管道建设的管道工人书写在会战茅草房上的一副对联。如今,原油管道不仅跨江过海,而且在“十一五”期间,石化原油管道建设“舒经活络”,抢滩渤海、南下两广、饮马长江、再战淮海,将石化原油管道网络覆盖大半个中国。 

  按照集团公司的能源布局和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管道公司牵“油龙”、降“气虎”,建设了溯江而上的仪征—长岭原油管道、环渤海湾的华北原油管网、地处黄淮江淮地区的日照—仪征原油管道,还组织建设了全长2170公里的川气东送管道。熠熠生辉的35项中国企业新纪录、国家优秀焊接一等奖永载管道工程建设史册。根据国家能源战略和集团公司的部署,管道公司坚持两条腿走路,管道建设歌未罢,油库建设又登场。“十一五”期间,管道公司组织建设了镇海、黄岛、天津等国家原油储备基地,岚山、白沙湾、曹妃甸、北海等商业储备库和册子岛、大榭岛、仪征、天津、曹妃甸等生产中转库。同时,还协调组织建设了册子岛、曹妃甸、日照和北海30万吨级原油码头。 

  截至“十一五”期末,中国石化6600公里在建、在役原油管道已分布14个省(直辖市),7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镶嵌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之滨,建设的国家储备基地、商业储备库、生产中转库等相继落成投用,石化原油储运网络已初步形成。 

  管道公司以确保国家石油安全为己任,围绕提高行业效益和满足炼化需求,坚持优化输油、精细服务,做到顾全大局、敢于担当,新管线多拉快跑,老管线开足马力,全心全意为炼化企业服务。“十一五”期间,输油量从5500万吨到目前超过9000万吨,年底突破1亿吨已成定局;所管和托管的国储库、商储库和中转库总库容达到2455万立方米,三级原油储备格局已见雏形;占中国石化95%以上骨干炼化企业与长输管道相连接,原油进厂已基本实现管道化,管道输油已占石化原油加工总量近五成,管道运输已成为石化原油吞吐的主渠道。 

  面对管道设计输量和老管线生产能力受限与炼化企业生产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管道公司坚持以科技为先导,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挖掘生产潜力,优化输油,精细服务。 

  管道公司牢记国有大型企业的使命,认真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在输油生产中,开展了燃料油替代工程,减少原油消耗;研发加热炉降尘项目,减少烟尘排放;利用输油泵减噪技术,减少噪声污染;严格工业水去污,杜绝水体污染。在管道建设中,坚持绕过青山绿水,不惊飞鸟鱼虫,做到了宁肯穿山打洞,不给青山“剃头”;一边铺设管道,一边修路造田;一边开山清障,一边恢复植被。 

  回首征程,一路荣光;展望未来,曙光在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管道公司将以 “推进科学发展,做强石化管道”为方略,秉承“发展企业、贡献国家、回报股东、服务社会、造福员工”的企业宗旨,大力建设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人才队伍,为中国石化这艘世界级航母的扬帆远航提供持久的动力。 

  原油是血,管道是脉。石化管道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十二五”的到来意味着一段历史的结束,一个新的篇章开始书写。 

   #page#

相关报道: 

  年输量突破亿吨 已成定局 

  2006年,管道公司年输油量6300万吨,2008年增长到8085万吨。时至今日,突破1亿吨大关已成定局,输送油品总量已占据中国石化油品加工总量的半壁江山。 

  5年来,管道公司作为连接油田和炼化企业的纽带,以其强大的输油生产能力,为中国石化95%以上骨干炼化企业提供原料,成长为中国石化不折不扣的原油吞吐主渠道,成为其麾下的“主力部队”。 

  ——输油量的连年递增,缘于黑色油龙的迅速延展。仪征至长岭原油管道的投产,结束了沿江炼化企业原料进厂依靠车拉船运的历史,也使中国石化的原油流向向西挺进;河间至石家庄原油管道的投产,标志着华北原油管网已经形成,也预示着中国石化在沿海、沿江、沿黄、环渤海湾培育的资源运输带的初步形成。 

  ——输油量的连年递增,缘于“黑色金子”的储备基地快速增加。岚山、白沙湾两个商业储备库的建成投产和黄岛、镇海两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接管,使库容量猛增到2455万立方米。至此,管道公司输油生产实现了“储”“运”平分秋色。 

  5年来,作为一个分分秒秒都在和油、火、高温、高压打交道的企业,管道公司认真执行上级调度指令,切实抓好各条管道的优化运行,加强管道信息化建设,做好原油结算和交接计量,加大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力度,已实现了连续10个安全生产年,为确保国家石油安全作出了贡献。 

  构建石化管道特色党建 

  2008年5月,集团公司直属党委在该公司南京输油处开展了建立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试点,先后历时7个月。它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党建工作中,以程序的形式对党建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整合,将传统的党建工作变得更加明确具体,完成了从“柔性”管理向“刚性”操作的转变,实现了自上而下审查考核、自下而上信息反馈台阶式党建工作的持续改进,确保了党建工作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009年,管道公司党委结合管道点多线长等特点,组织开发的“党支部基础工作管理系统”正式开通运行。该系统通过基本覆盖了全公司的每个党支部的公司局域网,实现了党支部所有基础工作记录的电子化,为基层党组织的日常工作提供一个信息支撑平台。 

  至此,一个以“贯标”为抓手,以创先争优的动力机制、提升标杆的引领机制、客观规范的考评机制、文本化管理的保障机制为动力,以信息化为手段,具有石化管道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为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管道公司各级党组织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民营企业党组织统筹共建,开展党组织统筹共建、结对创先争优活动,实现了不同性质企业间、政企间的优势互补,推动了双方利益、效益的最大化。今年10月14日,管道公司党委与江苏红豆集团党委统筹共建正式签约。 

  科技创新为管道发展提供动力 

  “十一五”期间,管道公司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一大批科技项目的实施,既解决了许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又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实力,为管道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十一五”期间,管道公司共安排科技立项154 项,投入科技经费6681万元,完成科技研究课题并获得国家、集团公司和管道公司科技进步奖118项,科技立项总数是“十五”期间的1.3倍,获得30项国家专利,是“十五”期间的1.5倍。 
 
  “十一五”期间,数字化管道的建设,为万里管道插上腾飞的翅膀。信息化网络与万里管道生产控制、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三个层面实现了完美结合。操作人员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一览万里管道的生产运行情况,万里管道就像装上了“千里眼”。 

  ——内检测技术的开发,通过数据传输完成管道缺陷、管壁变化等检测,并能够提供管道缺陷面积、程度等全方位信息,管道运行实现了在线“无损检测”。 

  ——3G防腐胶带的研发应用,解决了管道冷缠胶带防腐层普遍存在的早期失效问题,强化了防水性与气密性双优结合,使埋地管道有了更强的防腐“利器”。 

  5年来,管道公司在所属10个输油处(库)的38个站场实现了天然气、蒸汽以及煤焦轻油替代燃料原油12.6万吨,替代效益达1.34亿元。输油能耗逐年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数字点击 

  6132.24公里 

  “十一五”期间,管道公司共投资119.1亿元,陆续建成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程项目39项,新建了1112公里原油管道及输油配套设施。管道公司现在共有37条6132.24公里在役原油管道,管道途经北京、天津、河北、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湖北等14个省(直辖市)。华北、华东、华中、长江中下游原油管网已基本形成,为年输油量突破1亿吨大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55万立方米 

  “十一五”期间,中国石化在仪征输油站建设了我国目前最大的两座15万立方米储油罐(号称“中华第一罐”)并投入运营;在白沙湾、岚山两地投资建设了840万立方米商业储备库,交给管道公司实施专业化管理。此外,管道公司还托管了475万立方米镇海、黄岛两个国家石油储备库。截至目前,管道公司共管理369座储油罐,储油能力达到2455万立方米,创造了我国储油罐数量、单罐容量、储油能力三个第一。 

  1.23亿吨 

  截至目前,管道公司参与管理黄岛实华、天津实华、舟山兴中、宁波实华、曹妃甸、册子岛6座原油码头,原油年接卸能力从“十五”的1500万吨上升到“十一五”的1.23亿吨,接卸转运进口原油更为方便快捷。 

  3项世界纪录 

  “十一五”期间,管道公司工程建设队伍创造了3项世界纪录和35项中国企业纪录。其中,川气东送管道大溪亮隧道工程,创长输管道建设中隧道进出洞口高差最大世界纪录;川气东送管道野三河悬索桥工程,创长输管道悬索桥跨度最大、距离最长世界纪录;川气东送管道南京支线定向钻长江穿越中,输气管道穿越长江距离,创输气管道施工世界纪录。 

  29项管理创新成果奖 

  “十一五”以来,管道储运公司共征集管理创新项目85项,其中“以‘安全、优质、生态、福祉’为目标的管道工程创新管理”和“原油储运企业生产执行系统的构建与实践”荣获集团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另有10项获得集团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17项获得集团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 

  6省市实现“零打孔” 

  管道公司持续落实好技防、人防等各项措施,管道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被打孔盗油次数从2006年的1196次下降至2009年的246次,已有6省市实现了“零打孔”,1条管道实现了“零占压”,1条管道实现了“直接零占压”。 

  4700人 
 
  “十一五”期间,管道公司认真抓好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为石化管道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与智力方面的支持。至2010年6月底,有技能操作人才4700人,技师以上326人(其中高级技师28人),高级工3300人,占70.2%,高技能人才(技师以上)占6.9%。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pkts.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UPS电源行业发展状况全面透析

下一篇:全国电力设备企业磨刀霍霍冲向智能电网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十一五 原油输送
  • 我国“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总产值年均增28%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4.18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4.38万亿元,年均增长28%,比“十一五”规划的预期目标12%高出16个百分点。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16.29%提高到2010年的19.35%。2010年绝大多数产品产量增长明显。其中

  • 本钢“十一五”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去年,本钢两台265平方米烧结机脱硫工程正式启动。工程投产后,全年可减排二氧化硫10543吨,减排烟尘516吨。这是本钢认真履行企业和社会责任,发挥环保效能,再现本溪碧水蓝天,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做出的重大举措之一。   按照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本钢“十一五”期间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节能减排

  • 十一五我国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能耗降幅超20%

      记者近日从国家统计局能源司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我国六大高耗能行业节能成效明显,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20%。   国家统计局能源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是约束性指标,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的77%,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一半以上,其生产、能源消费情况直接关系节

  • 十一五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增2.5亿千瓦

      电力装机每年增加近1亿千瓦,相当于英国全国装机总量的三分之二。这就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力装机的发展速度。与此同时我国电源结构也逐步得到优化,火电比重逐步下降,水力、风电以及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逐步提高。    核电风电得到快速发展   2006年年底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突破6亿千瓦,达到6.22

  • “十一五”的中国建材行业现状分

      “十一五”期间,我国建材工业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截止2009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4亿吨,完成“十一五”淘汰计划的96%;淘汰落后玻璃产能2500万重量箱,完成“十一五”淘汰计划的83.33%。2010年建材行业将超额完成“十一五”提出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一、“十一五”发展总体情况   “十一五”期间,受国

  •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成全球核电在建规模最大国家

    “十一五”期间,我国进入核电大发展时期,成为全球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的投产装机总量目标,有望提前四到五年实现。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以AP1000和EPR为代表的第三代核电机组自主化设计建造能力。       在掌握技术

  •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成定局 后续控制是关键

      国务院督察组走到哪里,哪里就刮起减排风暴。钢铁行业占我国能源消费1/6~1/5,作为耗能大户,在这场节能风暴中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钢铁企业停产限产,行业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钢价反弹。但是,行业产能过剩的整体格局并未改变,短期冲刺政策过后,供给压力或再凸显。   钢铁行业首次主动减产   今年是“十一五”规

  • 减排空间巨大 激励机制尚需多元化

      5.29%!   这是年底之前各省市仍需要消化完成的单位GDP能耗减排指标。按照“十一五”期间降耗减排20%的总体目标计算,要完成仍未完成的1/4目标,剩下的时间已经不足3个月。   在各省用简单粗暴的“拉闸限电”冲刺减排目标之际,一些拥有良好节能减排技术的企业却正面临被市场忽视的尴尬。   减排空间巨大  

  • 中哈原油输送管道流量计正式投用

        经过6天的试运行,中哈管道阿拉山口计量站双转子流量计于莫斯科时间12 月 1 日零点(北京时间凌晨5:00)正式投用,这标志着哈中管道有了自己的计量天平,其安全平稳运行又上了一个台阶,同时对促进中哈两国友好贸易交往和双方能源平等互惠合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中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