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协办的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在北京京仪大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共2天,会议精彩纷呈,既包括了智能电网、物联网、新型传感器、云计算等诸多科学技术热门专题,又有关于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的探讨,同时还有科学仪器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分析。来自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仪器仪表领域的行业组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众多专家代表以及北京京仪集团、聚光科技公司 等企业界的代表和部分媒体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大会。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吴幼华主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宋晓刚先生、清华大学金国藩院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庄松林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部副部长朱雪芬女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副理事长陆廷杰先生、北京京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王岩先生、天津大学胡小唐副校长、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主任尤政先生、清华大学周兆英教授等在主席台就座。
吴幼华副理事长代表孙优贤院士向大会致辞,并向大会传达了孙院士带来的一个好消息:国家基金委将每年专项拨出5亿元人民币用于仪器仪表的研发。
天津大学余贻鑫院士向大会作了题为“智能电网产业链中仪器仪表的机遇”的报告。余院士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智能电网的概念、原动力和主要特征,并结合我国配电资产利用率相对较低的状况,给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同时他从经济学的视角对智能电网建设所需考虑的核心原则进行了客观周到的分析,详尽地介绍了智能电网的效益与挑战、技术组成和智能电网中的传感器技术,从智能电表与目前电表的比较中直观地展示了智能电表的优势,最后余院士提出了自己关于智能电网的总体设想以及智能电网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国联通刘韵洁院士的报告题目“物联网现状及对仪器仪表产业的意义”从多方面阐述了仪器仪表在物联网中的具体应用,包括:交通、智能电网、精细农业、城市管理、安全、环保、企业、家居、军事、温室应用、大坝桥梁检测、珍贵文物保护以及人体行为等。他结合大量应用案例和美国的研究进展情况来说明问题,指出了物联网技术体系的关键所在,并给出了自己的发展建议。
复旦大学鲍敏航教授从物理网技术发展的关键部分传感器出发向我们介绍了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清华大学程京院士作了题为“临床分子诊断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的报告。他向我们介绍了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相关专用软件和数据库,以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为例简要说明了其在产前诊断和药物性耳聋预防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最新的单细胞分离技术在生殖过程中的应用,并展示了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及知识产权汇总情况。
清华大学吴澄院士的报告题目为“工业信息化、自动化现状问题及展望”。报告涉及了工业信息化技术、嵌入式系统、云计算、控制设备与系统、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系统集成、节能减排中的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
聚光科技董事长王健作为企业界的代表作了题为“科学仪器的发展趋势”的报告。他认为科学仪器技术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便携式科学仪器和在线分析仪器将成为未来科学仪器的发展趋势。他同时讲述了气相色谱仪器、气质联用仪器、拉曼仪器、近红外光谱仪器、X射线荧光仪器的发展演化过程,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科学仪器的发展机遇:国家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成倍的投入以及国内外对物联网的重视将使得科学仪器跻身主流产业成为可能。
青岛软控高彦臣总裁介绍了公司十年来快速发展的经验:科学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和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天津大学胡小唐副校长作为高等院校的代表作了题为“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的报告。报告从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仪器仪表的地位和作用、发展的若干趋势、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思考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内容翔实,使大家对仪器学科的发展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