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11日公布了《轮胎产业政策》。与此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政策》大幅提高了轮胎产业的进入门槛,同时要求到2015年,乘用车胎子午化率达到100%,这将推动整个轮胎产业的产品结构调整。
记者了解到,《政策》在抑制轮胎产业投资“过热”的同时,将推动我国轮胎产业从分散走向集中化,推高龙头企业抢占产品升级带来的市场机会。黔轮胎A、风神股份、双钱股份、青岛双星等上市公司将率先受益。
准入门槛提高 《政策》要求,新建、改扩建载重子午胎项目一次形成生产能力应达到年产120万条以上;轻型载重子午胎和轿车子午胎项目一次形成生产能力应达到年产600万条以上。
而在工信部此前向行业协会和企业提供的征求意见稿中,以上两个关键指标分别只有100万条和500万条。对此,国信证券分析师陈爱华认为,门槛提高了两成,有助于抑制小企业的投资热情,减低行业的过剩产能。
昨日,风神股份董秘韩法强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政策》的出台将推动中国轮胎产业从分散走向集中化。
《政策》还提出,工程胎项目一次形成生产能力应达到年产3万条以上。而除搬迁和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外,2011年底前不再新建、扩建轮胎项目。
乘用车胎子午化率将达100%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协会人士指出,现在轮胎业面临的过剩是品种结构上的过程,而非整体过剩。与中低档轮胎重复建设不同,高档、高性能轮胎依然供不应求。
对此,《政策》明确,鼓励发展安全、节能、环保的高性能子午线轮胎,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宽断面、扁平化的乘用子午线轮胎以及无内胎载重子午线轮胎。
《政策》要求,2015年,乘用车胎子午化率达到100%,轻型载重车胎子午化率达85%,载重车胎子午化率达到90%;注重工程子午线轮胎、航空子午线轮胎和低速车辆子午线轮胎的开发。
协会人士要求,轮胎企业要从单纯依靠投资扩大规模获得效益,向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品结构中取得效益转变,由高消耗、低产出向低消耗、高产出转变。
《政策》也提出,引导轮胎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特别是
汽车生产企业,共同研发轮胎新品种;鼓励建设服务于全行业的轮胎性能检测中心、评价试验场和工程技术中心;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引导和鼓励轮胎生产企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业内人士表示,《政策》有助于轮胎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在升级的过程中,龙头企业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轮胎子午化利好龙头企业
韩法强表示,“主管部门正在进一步推动轮胎子午化,这将有利于大型轮胎企业。目前生产斜交轮胎的多为一些小型企业,随着政策挤出效应,这些企业将不得不退出市场。”
据悉,子午线轮胎毛利率、占主营收入比重普遍高于斜交轮胎。这有望对黔轮胎A、风神股份、双钱股份、青岛双星等上市公司形成利好。2010年半年报显示,黔轮胎A的子午线轮胎业务占比达60%,风神股份的子午线轮胎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68%。
韩法强称,轮胎子午化将是大势所趋,但风神股份并不生产乘用车轮胎,主要生产工程子午线轮胎,斜交轮胎仅为满足配套市场需求而生产。但风神股份早已看准轮胎子午化趋势,于去年投资新建15万套工程子午线轮胎生产线。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表示,随着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中国轮胎企业将从单纯依靠投资扩大规模获得效益,转为向优化产品结构要效益,从由高消耗、低产出转向低消耗、高产出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