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研发管理体系 产品对话世界市场
发布时间:2010-07-23 14:46 新闻类型:
企业资讯
人浏览
科远股份的产品涉及机械、电子、仪表、应用软件、信息系统等多个技术领域,拥有众多的开发部门和开发人员,2008年5月,科远股份顺利通过了CMMI成熟度3级的评估。随后,公司又吸取国内外优秀软件开发企业的成功经验,在CMMI-3的基础上进行了整合和优化,推行了一套适合公实情、并满足公司流程优化要求的集成式产品开发体系。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公司的研发流程日渐规范,开发周期明显缩短可控,新产品推出的周期由原来的7~9个月,缩短到目前的4~6个月。产品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积累,形成了NT6000、PLC、现场仪表、管控软件等一系列完善的产品技术平台。不仅大幅度提升了公司的研发水平,提高了产品的竞争优势,更拓宽了企业发展的市场道路,为科远产品对话世界市场提供了稳固的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持。
1、细化的需求管理,防止研发过程中的反复修改
市场需求复杂多变,依靠零散和临时的活动,根本无法完整、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也无法将需求有效地落实到产品规划、产品定义和产品研发中。
因此,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如果需求定义不明确,就容易发生变更。这种变更发现得越早,带来的损失也就越小。对此,科远建立了规范、完整的流程来解析、确定行业市场需求,即需求管理,它分为需求获取和分析,需求评审和确认,需求验证三个环节。
(1)需求获取和分析
需求可能来自各种内部和外部渠道。需求管理主要面向客户和市场,以与客户直接沟通的方式来获取市场对产品的期望和描述。这种需求往往是直观但模糊不够具体的,沟通的结果可形成初步的用户需求报告。然后根据用户需求报告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定义清楚各项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形成更为细致的产品需求报告。整个过程我们都保持和用户的沟通,保证每项需求都能得到双方一致认可。
(2)需求评审和确认
用户需求报告要得到用户的书面认可,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出现分歧和不必要的变更。产品需求报告在公司内部也有严格的评审,避免功能项定义不清楚,造成工作量估计不准确、产品功能缺失、研发出现返工等后果。
(3)需求验证
我们在整个研发周期中的每个环节都对需求进行验证。在需求转换成产品需求、设计阶段、开发阶段、测试阶段等各个阶段的技术评审点都要召集需求管理与分析专家进行评审,以确保需求被正确地理解和实现。把需求转换为产品设计并最终形成产品后,还需要回过头对用户需求的落实情况进行最终验证。对发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准确把握客户需求的能力。
2、有计划、有监控、有改进、使得研发周期可控
为控制项目周期和资源投入,我们设立了专门的项目质量监控人员(QA),QA从一开始就参与项目,一直到项目结束。
QA的作用:保证了项目的各项计划得到实施、保证项目的产物输出、保证项目资源投入没有失控、保证项目各个评审问题得到了跟踪和解决等。
通过对项目周期和资源的监控,建立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平台,使得以往的经验在将来的研发项目管理中得以借鉴,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从而使得我们的研发项目管理周期可控,并且由于经验的不断积累,周期在不断的缩短。
3、加强产品系统测试,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提高产品质量,测试不止是最终的验证测试,科远的产品系统测试分为三个部分:
(1)研发过程中的单元测试
研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要对自己开发的产品或代码进行最低级别的单元测试,用于检验被测代码的一个很小的、很明确的功能是否正确。单元测试是由开发人员自己来完成,保证构成产品的每一个小单元都是没问题的,为后面的产品集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大幅度降低后期的工作难度。
(2)研发后期的集成测试
产品各个部分完成后,要对完整的产品进行集成测试。各个功能单元虽然自身没有问题,但配合在一起就有可能出问题。我们就要对集成后的产品进行详细的测试,确保各个功能点都是正确的,性能是达标的。
(3)最终验证的系统测试
产品如果只是系统的一部分,就要测试产品在系统中的运行是否正常,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如何。这些要靠系统测试和长期运行测试来完成,为此科远成立了专门的系统测试部,抽调有开发和项目经验的工程师对产品进行系统测试和长期运行测试,发现其隐藏的BUG,以及产品和系统配合中出现的问题。
这样经过三重测试的产品,可以保证产品的性能可靠性达到公司的标准。
4、过程改进常态化,研发水平持续提升
我们虽然拥有CMMI-3级的研发管理体系,但是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研发产品增多,以及我们在以往研发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我们的EPG(工程流程组)会定期对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以适应公司发展的变化,并修正以往出现的问题。
5、研发全流程IT化
科远引进了用友的ERP系统和天喻的PLM系统,前者偏重与制造、物流、财务,后者偏重与研发、工艺,经过两个系统的整合实现了公司研发、工艺、制造、物流等环节的无缝对接,形成了一体化IT管理平台。采用IT系统管理有着传统管理体系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流程能实现标准化,文档尽可能无纸化,历史数据传承延续性较强,检索查询知识库非常方便。原本割裂的管理体系形成了完整的整体,跨部门协同也变得更加顺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6、产品可靠性技术平台
为将科远的产品质量从国内一流提高到国际一流的水平,公司邀请业界一流的可靠性咨询公司进行可靠性平台建设,具体包含物料选型与认证技术平台、可靠性设计平台、可靠性生产平台、失效分析平台四个方面。
(1)物料选型与认证技术平台
物料选型与认证就是根据产品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选择技术、质量、响应、交货和成本五个方面满足产品要求的物料。归结起来就是:物料可用性、可采购性、成本和供应商能力满足产品需求。
物料选型与认证是一项产品工程,是硬件开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一旦选用了某物料,其质量、成本、可采购性70%都已固化,后期的一系列改进、保障策略所达到的效果只能占到30%,物料选型影响重大。
通过系统化的物料选型与认证活动,可以保证选用物料的可用性、可采购性、成本和供应商支持能力(包括技术和商务能力)。
(2)可靠性设计技术平台
可靠性评审流程建立:建立可靠性评审体系,以保证新产品开发在可靠性设计平台上高效运作。
通过规范设计过程,在设计中构筑产品质量的可靠性。过程大量采用模板来引导设计人员设计产品,这些设计模板加入了大量的产品化、工程化设计内容,帮助开发人员在设计的时候综合考虑可靠性、可生产性、可测试性以及用户的使用环境,从而最终保证新开发的产品能够迅速稳定下来,成为可以大批量生产的在用户那里可以长期使用的真正意义上的产品。
搭建可靠性设计平台的关键是建立设计准则库。设计准则库可靠性设计的CHECKLIST,从降额设计、EMC、热设计、结构设计、以及各类器件的典型应用(如电源设计、电容应用)等角度总结出CHECKLIST,为可靠性设计评审提供依据。该设计准则库自建立起,在实践中运用,并不断完善。
硬件标准电路(CBB),把常用的重要电路做成标准的典型电路,用于设计共享,将会大幅度提高开发效率和产品可靠性。
(3)生产可靠性保证平台
建立生产可靠性保证平台,规范组装过程中每一个工序,避免加工过程对产品引入的损伤,促进生产一次直通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保障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4)失效分析技术平台
建立失效分析技术平台,开展失效分析,对研发过程故障器件、可靠性试验产生的失效器件、生产阶段不良品、市场返回品等进行深入的失效分析。找到根本原因和解决措施,并上升到预防措施,有效促进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不断提升。
拉尔夫·霍夫曼在《摆脱救急观念》一书中指出:人类创造的组织系统所衍生出来的复杂问题,无法用简单的救急方法来解决。唯一的方法是发展一套真正的综合措施,一套管理现代组织的整体规划,才能取得持久的成功。科远的研发管理体系虽然已经建立,还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研发队伍仍在不断扩大,需要更多规范的流程来使我们协同得更加顺畅。我们还要不断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研发管理理念,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不断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保证,我们就能不断研发出技术新颖、质量可靠、功能完善、适合市场的产品来。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8002/news/d_1nrusj6oapg0q.html
拷贝地址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