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第二大
工程机械制造商小松宣布,今年将把产量扩大一倍,来满足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市场需求。这一消息的发布并不是单一企业的个体行为——扩大产能已经成为业内大企业的基本共识。
这种共识所带来的将是一种巨人间的搏斗——大企业对行业份额的重新瓜分。虽然整个市场还未走到这一步,但这种可能性已经越来越明确。
金融危机以来,行业中许多小鱼小虾不见踪影,一些市场盲点被大企业收入帐下,市场的集中度出现一定的提升。虽然由于去年下半年行业走高,又催生了一批新的小型企业,但这些似乎不再像之前的企业那样具有攻击性。这意味着,大企业市场竞争的缓冲带已经变得日渐狭窄,在一些产品领域,大企业间将越来越针锋相对。
大企业竞相扩大产能,这其中不仅有国内企业中的排头兵,也有国际的巨头企业,而且多数企业的速度超越整体行业的发展速度。固有的市场份额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市场格局被打乱的概率逐渐增大。
企业间的关系已经由单一的产品博弈转向资本、管理、产品等领域的全方位竞争。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资本要素,跟不跟得起“筹码”似乎是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依据之一。在一些领域,行业前几位企业之间的座次已经越来越不稳固,这不仅仅是一种超越与被超越的关系,更有甚者,是一方会将另一方咬出局。
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市场份额的比重。目前,部分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已经不容小觑,被外资企业横扫的历史想必不会重演,而需要人们关注的是,中国企业究竟能收复多少的失地。
有一种方式是大集团的整合运作模式,这其中,国机集团似乎最具备这样的运作能力。目前,国机集团名下拥有鼎盛天工、中国一拖和常林股份等多家工程机械相关企业,这些企业的资产如果被整合在一起,其形成的新实体对行业格局带来的冲击将非常巨大。这种洗牌相较于纯市场因素变化导致的洗牌更现实,对别的企业形成的威胁也非常明确。
出现洗牌这种市场情况的必要条件是中国市场的持续火爆或者巨变,可是似乎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赞成市场持续火爆的观点。也就是说,如果市场有所回落,企业的产能扩张不能得到有效释放,就有可能引发比预想更激烈的企业竞争。
在此,大家最不希望出现的便是价格战。目前,行业之间的价格自律似乎已经卓有成效,实质上大部分企业已经将精力转移到更灵活的付款方式上来。谁能开展更有效的融资租赁,谁就能掌握市场。可是,想要做好融资租赁,企业必须具备非常雄厚的资金实力与对用户资质的判断能力。
但即便如此,这些手段所提升的并非是企业的硬实力。笔者认为,企业还是应该将重心放在产品质量、企业形象树立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具备在洗牌中立住脚跟的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