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6亿,城镇化率46.6%。再过几年,这个数字将突破50%。曾经的“乡土中国”正在向城市社会迅猛前进,对城市生活的体验和思考,成为当代中国人最为关注的社会课题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当上海世博会第一次把城市作为主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共鸣。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既代表了一种愿景,也激荡着现实的诉求。我们在享受城市带来的现代化生活同时,也对城市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感触日益加深。5月以来,在多场罕见暴雨侵袭下,一些城市频频出现严重内涝。人们痛切感到,在超前的“市容市貌”面前,城市设施、管理等“里子”却落后了。我们的城市,虽然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有“五十年不落后”的宽马路大广场,有气势恢宏的“亮化工程”,然而我们的排水系统、管理方式还徘徊在多年前的标准上。
内涝成为我们反思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引发点。在国内许多城市,交通、电力、供水等公共设施普遍表现不佳,许多自然灾害都可能成为城市问题发作诱因。不够的也不只是地下设施,道路越修越多、越修越宽,交通却越来越堵;遍地商店写字楼,公共厕所却很难找 在人们的需求面前,城市提供的还远远不够。
反复发生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发生的问题,要从体制上找原因。城市建设中“重面子,轻里子”现象反映了哪些深层次问题?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应作出怎样的转变?我们的城市如何变得更加宜居?在这些方面,上海世博会给了我们哪些中华智慧和世界经验?本期时事观察,透视这一主题。
张松:培育“自然的”城市
“内涝凸显了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冲突。城市建设发展离不开自然保护和生态平衡,塑造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培育 自然的 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迫切课题。”
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
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师,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多数时候,人们一说到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总是以摩天大楼、宽阔的道路和巨大的广场来想象她。城市作为人类创造的生活场所,是一个巨大的人工环境和复杂的文化景观,但文明起源于自然,自然塑造了人类的文化。历史上,良好城市的形成包含了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和适度改造;未来的城市建设发展更离不开自然保护和生态平衡。因而,当我们期盼能够塑造更美好的城市时,首先应积极保护和切实培育充满“自然”的城市。
#page#
曾经被我们看作是钢筋混凝土森林的美国大都市纽约,在其最为繁华的曼哈顿区的中央偏北的位置规划建设有一处中央公园,它的规模大得惊人,面积达3.4平方公里,占寸土寸金的曼哈顿区总面积的6%。这片土地足足占据了曼哈顿150个街区,可以说“牺牲”了房地产开发的巨大经济效益,并为城市交通带来一定的不便。中央公园建设历时15年,长4000 米、宽 800 米巨大的矩形绿色空间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预留了供公众使用的大型绿地空间,也为城市的发展保留了充足的自然环境。
万众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正在浦江两岸精彩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纪主题。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展开对城市的想象,其中有一个重要维度:城市与自然。中国馆高度概括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智慧 “道法自然”,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各个国家馆,首次设立的“城市最佳实践区”等,也无不以各自角度、各自形式,向世人呈现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可能和前景。古今中外的著名城市都在启示我们,城市不是机械性的物体,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有机生命体,人类的理性选择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而不是任凭推土机和钢筋水泥的力量去肆意改造。
塑造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近来一些城市因暴雨出现内涝,一方面是城市规划、管理问题长期积累的一次爆发,另一方面,从城市生态视角看,说明城市及其造就的“人化自然”与水体、地形等自然环境存在冲突。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城市自然环境的特征常常被忽视,城市生态的规律还没有被充分掌握,城市的“自然意识”还没有觉醒。
当我们在寻找和呼唤城市的“自然”之时,转身又会发现近年来经过“大手笔”规划建设的城市,是那么的“不自然”。据报道,在过去的10年当中,我们完成了欧洲国家100年的建设量,规模是巨大的,变化也是惊人的。人们对城市景观作了戏剧性的全面改造,所有这些变化 摩天大楼、旧城改造、近郊住区、快速路网、历史街区等 正在成为一种奇异的文明魔术和壮观的橱窗布景。
我们大多数城市都是按照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等宏伟目标来规划的,凡不符合这些标准的地方都要进行彻底改造,于是对旧城区和老建筑开展了“大扫除”和“大拆迁”。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的“造城”运动,却是以拆毁和破坏原有城市为前提展开的。旧城中残存的历史地段经过精心改造成为了时尚的消费场所,上海新天地、北京前门大街和成都宽窄巷子无不如此,“贵族化”的旧区改造模式一时替代了公共利益优先的历史保护。
在快速开发的过程中,很少有城市能够舍得“浪费”珍贵的土地来改善环境条件,城市公园也正成为“袖珍”景观,摩天大楼夹缝中树木植物显得是那么孤立和可怜。而在旧城改造的规划中,建筑物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小,有的开发商甚至认为现在多为双职工家庭,白天大人上班、小孩上学,根本不需要什么阳光和日照,小区的绿地也是尽可能利用地下车库的占地来建设,根本不可能种大树,多为草坪和水池等“看上去很美”的人造景观,城市的户外活动空间也越来越少。
凡此种种变化,造成了城市空间的疏远感和“不自然”状态。简单地讲,过去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熟悉得如同邻家女孩般的城市,如今都被包装打造成为了时尚“超女”。城市带给人们巨大的陌生感,而这种陌生感又会导致社区交往的贫乏、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
今天,人们越来越希望城市能给人以家园和身份的期望。上海世博会以“和谐城市”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如何将城市作为市民生活的场所对待,如何完善城市自身的状态,不断塑造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迫切课题。
许正中:城市化,内化重于外化
“城市化的过程除了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规模扩张的 外化 过程,更应是城市文化形成、城市生活方式变迁、现代城市思维的培育和社会治理模式转变的 内化 过程,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市化的出发点和归宿。”
跨越城市化的“马鞍区”
世界各国在城市化过程中,普遍要经过一个城市化率从30%快速增长到70%的“马鞍区”。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相对落后的西藏、贵州等地,其城市化率也已超过30%,而超出70%之外的仅有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城市化快速爬升阶段。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推进,跨越“马鞍区”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日本用了不到30年,韩国仅用了27年。像我国这样飞速现代化的国家,速度将更快。
#page#
但城市化的过程除了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规模扩张的“外化”过程,更应是城市文化形成、城市生活方式变迁、现代城市思维的培育和社会治理模式转变的“内化”过程。如此而言,城市化“化”的深层层面是“心灵城市化、文化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管理与治理模式城市化”。而归根结底,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市化的出发点和归宿,走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之路。
城市文明推动人的现代化
社会的城市化,其目的在于通过城市人口的集中引起社会结构的变迁,从而形成一个多元主体、网络化的扁平社会结构,这种扁平的社会结构将极大地促进信息、知识的流动与传递,提高人际交往和机构运作效率。这种新型的、多元化的、扁平的社会结构,同过去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以种植业为生而形成的散落在广大农村单一的、立体科层式的“原生态”社会结构迥然相异。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国传统农村是一个礼俗社会,其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为“差序格局”。这种乡土社会又是一个血缘社会,由此影响到群体和地域中的人际交往带有亲情和以人情为媒介的特点,排斥商业与创新。
城市文明的创新,颠覆农业文明的落后传统,摆脱小农意识影响,逐步锻造全新的现代城市人格和思维模式,打破传统的乡村文明习惯于经验类推,注重血脉和地域传承的缺点,塑造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独立思考、相信科学、讲求效率、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现代城市文化。城市化催生了新的生活方式、人格心理、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人文系统,其实质是人的现代化程度不断加深。
构建普遍服务的城市
一些城市“面子”光鲜,“里子”脆弱的背后,反映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重“城”轻“市”、重建设轻管理、重眼前轻长远、重城建轻生活等问题。而上海世博会在城市建设方面的一项深刻启示,不仅在于各个城市场馆地面建筑的美丽壮观,也在于地下基础设施方面的扎实根基。各种基本的城市供电、供水、供气、供热、排水、排污和通信,通过科学的地下基础设施一网打尽。这是当今世界先进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说明文明现代的城市,其人性化的规划和细节无所不至,是一个能够为居民提供普遍且便利化服务的城市。
构建普遍服务的城市,首先要求政府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转变单纯依赖经济利益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城市发展的整体利益,尤其是普通市民、弱势群体的发展需要,推进均等化、公正性、可获得、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普遍服务。构筑人文普遍服务体系,保证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自由迁徙权等基本权利。构筑产业普遍服务体系,保障网络产业发展、产业升级,重塑企业社会责任。构筑信息知识普遍服务体系,促进信息、知识的传播与扩散,保障公民知情权。构筑基本公共服务网络,由道路通、雨水通、污水通、自来水通、天然气通、电力通、电信通、热力通、有线电视管线通、土地地貌自然平整等“九通一平”向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面向21世纪的新经济平台等“新九通一平”转变。总之,要使城市文明的各种要素回归因人而设、为人服务、为人所用的本位,使城市成为人类享受生活、诗意栖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