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以国际金融危机之年载入史册。斯年,体形庞大的企业,多半伤筋动骨。但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年销售收入逆势增长33%。
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透露,武重的赢利水平,在全国重型机床企业中最高,“实属凤毛麟角”。
这已是武重连续第9年“快跑”。如今,其主导产品重型立式车床、卧式车床、龙门铣床和滚齿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2008年利税总额破2亿元,去年达3亿元。“武重创造”迈向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日前,武重在手合同额仍超过20个亿。
5%的研发定投,激活科教大省的创造实力
能在中国重型机床行业一直占据领先地位,绝非一日之功。
“武重产品,或大如篮球场,或高似小楼房。产品不仅得保质量,还要创新,科技研发成了决定因素。”武重董事长黄照如是说。
多年来,武重发挥科教大省的优势,分别与华中科大、武大、武汉理工大以及湖南大学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
2002年,武重与华中科大一起承担了国家863项目“数控七轴五联动重型立式车铣复合加工机床”——这是解决我国现代舰艇关键零部件加工之急需的高精尖战略装备。经过联合攻关,项目开花结果:我国自行研制的首台大型螺旋桨数控五轴联动立式加工机床,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
每年,武重将销售额的5%投入产品研发,近3年累计投入的研发经费达6000多万元。新产品立项数量,由5项、11项,增长到去年的28项。
2000年以来,武重实现了超重型机床极限产品全数控化,完成主导产品的高档复合化技术升级,使企业在极限制造上始终站在最高端。
2008年,武重自主研制的一台国内最大的超重型数控双龙门移动式镗铣床,实现了16轴一次五面加工,其工效是普通设备的6倍,属国家重大装备的首台首套,再次问鼎当代国际先进水平。
2009年上海工博会,武重研发的WHCQ1600型卧式加工中心,是加工“工作母机”的机床母机,代表国内最高水平,国外也只有日本和德国可以比肩。
制改+技改,众多单项首创,成就全能“王者”
春节前,东湖高新区佛祖岭工业园里,工人们在武重新厂车间里,正调试一个巨大的圆盘形设备。
2007年开始的新厂搬迁,眼下已成为业界以搬迁实现技改、调整产品结构的典范。
作为“一五”时期国家投资的唯一一家“工作母机”造厂,武重曾是业界翘楚。孰料,上世纪90年代,武重积重难返,陷入亏损。
1998年,武重减员改制,两年后扭亏。2004年,武重调整产品结构,成立专业化的立车、铣床、镗床等公司,开始形成独特经营模式。
9年来,武重国有资产增值率238%,综合指数增长率30%。2007-2008年全国重型机床排名第一。武重产品不仅发展扩展为8大类、50个系列、400多个品种的“全能”行列,而且可为用户提供菜单式生产。
改制的同时,武重作出一个重大决定:卖掉老厂,整体搬迁——借搬迁之机,实行彻底的技术革新,调整产品结构,使企业迈向世界性水平。
新厂购进了17台精加工设备,新增了251台主要生产设备,精化改造了49台主要重大设备,搭建了技术创新的平台。在自制的44台大型装备中,有8个品种33台设备为国内首台首套。
2008年,武重手握订单远超生产能力。2009年金融危机一来,风云突变,以前挑订单,变成了“捡订单”。
依托强大的研发实力,去年,武重在国内市场上击败强手,中标天津赛瑞1.6亿元大订单;在国际市场,获准为阿塞拜疆提供“套餐”式国家重大装备,合同金额1000多万美元,创造了中国机床行业一单出口之最。
同时,武重研制的国防军工产品,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能够进行超音速风洞实验,进而推动先进战机研制的国家。
回顾过往,武重总经理彭斯林说:“武重之所以在危机中仍能挺立,源于不竭的自主创新,苦练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