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2010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做了《2010年能源工作总体要求和任务》的报告,在有关生物质能利用方面的表述为:规范生物质发电项目管理,运营好现有生物质发电站;发展农村生物质气化工程和生物质成型燃料项目;加强农村能源建设。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生物质能的发展方向开始发生变化:生物质能利用的重点将从发电转向气化和成型燃料。
生物质发电亏损严重
一直以来,生物质能利用方式是否应以直燃发电为主的争论从未间断过。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了100个左右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建成30多个,总发电量40万千瓦/年。然而几年下来,生物发电项目几乎全行业亏损,达到持平的寥寥无几。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后果?
清华大学王维城教授的调研也许可以解开这个谜团。他对山东单县、河北金州和北京京能集团的考察结果表明:秸秆直燃发电热效率低、经济性差、能耗大。
王维城对记者说:“热效率方面,1200克秸秆发1度电,而100万千瓦机组的煤发电只需 280克—290克,全国平均1度电350克煤;经济性方面,生物质发电的投资1千瓦要1万元以上,火电厂1千瓦的建设费用是4000—5000元,另外这三个电厂发电成本都在每千瓦时0.8元以上,火电发电成本是0.34元;在能耗方面,生物质直燃发电是小电厂大能耗,山东单县收集燃料半径是130公里,并且,农民秸秆的价格从开始50块钱涨到现在的300块钱以上。我个人认为秸秆的供热利用方式优于发电。”
认清生物质特点是关键
石油、煤炭、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每种能源都有其独特的本质属性,如果能够寻找到最佳的使用途径,则会事半功倍。
国家林业局造林司生物质能源处处长钱能志对记者说:“我国生物质能源的特点是,低密度、高分散,从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来讲,生物质能的应用一定要符合国情特点,分散资源分散用,直燃发电不是很好的方向。风力发电,刮来的风就是原料,太阳能发电,阳光就是原料,生物质发电比不过人家,不要办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
气化试点初见成效
既然生物质能发电方面不具优势,现阶段应如何利用它呢?
河南省鹤壁市正道重机厂董事长于富强几年来一直实践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向。他对记者说:“我们把秸秆用工业化手段变成天然气,用压缩的手段把二氧化碳剔除,然后和市场挂钩——直接给出租车注气,这个气站目前在鹤壁已经初具规模。最重要的是在运行中不需要政府的补贴。”
钱能志在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生物质能座谈会上举了个例子:“辽宁丹东市的生物质气化几乎是完全市场化地搞,政府就做两件事——融资担保、定价格。其他建造都是经营者自己的事,最后贷款2900万元,搞了14个厂。实践表明,用秸秆烧出来的气和煤比是竞争不过的,但是和煤气、天然气相比是有竞争力的。此外,秸秆气化也可解决小区域集中供气的问题。”
成型燃料是替代方向
秸秆、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能源除了气化,还有哪些利用方式值得一试呢?
河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张百良借鉴了国外的成熟方法——成型燃料。张百良对记者说:“目前,美国每年生产成型燃料60万吨左右,日本现在是26万吨左右,欧洲国家大概就是300万吨。国外成型燃料的用处是高档家庭的采暖,比如颗粒燃料。另外是烧壁炉,还有就是为了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卖,价格比较高,1吨卖150—170欧元。我认为,生物质成型燃料应该是替代煤的好产品。”
成型燃料在我国也已实践了几年,属于比较成熟的技术。
清华大学核研院新能源技术研究所李十中认为,秸秆固化成型是成熟的技术,在国内已经开了头,这是要大力发展的。他对记者说:“长春有一家四星级酒店都是用颗粒燃料代替煤,这是很成功的,农业部规划院在大兴建了一个厂,温室大棚不烧煤了,烧颗粒燃料,效果也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