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个又一个文件地支持五项现代煤化工,企业纷纷开始规划上项目,现在突然间‘变脸’了,有点弄不清楚了,对很多企业也是一个打击。”一位煤炭行业资深研究人士说起发改委和工信部“现代煤化工三年不批新试点”的政策频频摇头。
2009年12月30日,在发改委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发布会上,发改委和工信部发言人首次提出“警惕现代煤化工过热倾向”,示范项目不宜过多布点,并重申三年不批新试点。
以示范为主的现代煤化工产业曾经是煤化工产业最大的“机遇”,但“戛然而止”的政策支持是否会给这个如火如荼的产业泼一盆冷水?现代煤化工未来的机遇存在于哪里?分析人士指出,油价和技术是推动政策支持的突破点。
政策“收紧”
自发改委和工信部的政策风向“转向”虽然突然,但并不意外。在现代煤化工成为煤化工产业的政策支持重点后,一夜之间各地相关项目如雨后春笋。
目前已经获得“路条”的示范项目中,煤制油只有神华一家百万吨级项目获批,而各地上报的项目煤制油总规模超过4000万吨;发改委核准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只有3个,分别为大唐国际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项目、内蒙古汇能项目和辽宁阜新大唐项目,产能近100亿立方米/年,而各地上报的规模则达到250亿立方米;有“准生证”的煤制烯烃项目只有3个,预计产能170万吨,而各地上报的煤制烯烃总产能高达2000万吨。
根据发改委统计,目前各地上报的现代煤化工项目总投资按照示范工程的投资来预算,已经超过1万亿元。发改委和工信部有关人士在2009年12月底公开指出,现代煤化工产业化发展态势有过热倾向,示范工程项目不宜过多布点,今后三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试点。
除了各地投资资金的踊跃“扎堆”外,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副司长李宁宁近日指出,以示范项目为主的现代煤化工项目一次性投资高,技术装备复杂,资源占用量大,现在大多数处于开发研究和试验验证阶段、产业化示范阶段,不具备进行大规模建设的条件。另外,现代煤化工对环境、资源、水资源、交通运输承载能力要求特别高,对技术、投资、资金、外部的配套条件要求也比较高,在工程技术、碳捕获与收集方面受限制,投资强度大,高耗水、高耗煤、高排放。
中国化工网资讯中心主编刘心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各地涌现“追风”现代煤化工试点项目的热潮,一些企业为圈占煤炭资源而上报项目,目前来看,除了采用“三年不批新试点”这样的“一刀切”政策外,很难遏止住这个势头。
油价能否突破
“不管怎样,煤化工的发展肯定是一个趋势,比起石油、天然气来说,中国的煤炭储备非常富裕。”刘心田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新型煤化工协调委员会曾经指出,发展现代煤化工,即以煤气化为龙头,以一碳化学为基础,合成制取主要以替代石油化工产品和燃料油的化工产业,有利于推动石油替代战略的实施,保证能源安全,实现能源多样化。
由是观之,现代煤化工得以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对石油工艺路线的替代效应。“油价的高低可能直接影响到对煤化工发展的态度。”刘心田说。
分析人士指出,在2008年底油价跌幅最深重的时候,国际煤炭价格的跌幅也小于国际油价的跌幅。2009年,受经济危机影响,资源产品价格出现一定跌幅,而相比之下,煤炭价格的跌幅又是远远小于其他资源产品的价格跌幅。2009年的石油价格水平相比2008年要平缓得多,并且最高才刚刚到达80美元。相比之下,中国的煤炭价格仍然具备空间。
刘心田认为,在外部环境上,秋冬季历来是用煤高峰期,今年电煤紧缺的问题又比较突出,加之油价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突破80美元,煤炭价格相比油价优势并不突出,可能也是目前政策面对于现代煤化工的态度非常谨慎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如果用煤紧张的局面缓和,并且油价迅速抬升的话,煤化工的替代意义又会立刻凸显出来,政策对现代煤化工可能又会转向大力支持。”刘心田说,“如果油价回到100美元甚至是120美元以上,煤化工将具有可观的经济性,政策可能有所变化。”
技术能否突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指出,现代煤化工多为示范项目,如果能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可能推动政策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现代煤化工中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仍然处于装置试车或建设阶段,基本上都是试点,部分将在2010年实现示范装置的商业化运营。而技术问题和商业运行仍然是现代煤化工的重点问题,例如神华煤制油项目近期虽已宣布正式投产,煤制油公司也顺利拿到成品油批发资质,但距离达产还有很远距离,投产后运行不稳定,估计还需要一至两年时间才能成熟。至于大规模商业价值,现在更是无从谈起。
亚化咨询认为,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合成天然气和煤制乙二醇等项目在工业化示范成功之后,还要再根据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状况和这些项目的成本竞争力来决定是否大规模推广。
该机构预计,我国已经建成的煤制油示范项目将陆续进入商业化运营,并在2010年实现总计168万吨/年的煤制油产能,直接液化煤制油和间接液化煤制油的经济性、产品方案和质量指标将经受市场的考验。
亚化咨询认为,在三个示范项目验证煤制烯烃的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靠性之前,我国将很难核准新的煤制烯烃项目。煤制烯烃项目应该与石油烯烃统筹规划,避免区域产能重复建设。此外,由于我国聚乙烯和聚丙烯低端牌号产品较多,高端产品供应不足,煤制烯烃的产品方案应该向高端靠拢。
而我国煤制乙二醇的竞争对手,除了国内的一体化石化企业外,还包括中东地区以低价乙烷或者石脑油生产乙二醇的企业。煤制乙二醇的生产成本以及装置能否实现稳定运行将是决定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