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的一部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把很多人的情绪带入了抑郁和纠结,曾经遥不可及的世界末日,因为全球气候的逐渐恶化,海啸、火山等遥不可及的灾难变得如此清晰可见,每每想起不禁让人惊恐,尽管它只是一部科幻影片。
也许是机缘巧合,当我们还没有完全从那些恐怖的电影情节中走出来的时候,为期12天(12月7日-18日)的全球气候峰会今天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正式召开了。 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今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成为世人共同的愿望,迫切需要各国政府拿出实际行动,来对付现实可能发生的《2012》。
因此,今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各国政府可能达成的各项协议内容备受大众关注和期待。 而就在10天前,中国政府率先在北京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令世界振奋的消息,也是一个大国所表现出来的责任和担当。中国的这一坚定承诺也将有助于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协议。
哥本哈根会议的目的就是为了达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协议。会议上讨论的结果可能对全球汽车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因为汽车减排将是一项重要的研讨课题。
目前全世界的汽车保有量以每年3000万辆的速度增长,预测到2010年全球汽车数量将增至10亿辆。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今年将突破1.3亿辆,并继续快速增加。 可见,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全球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越来越严重,并成为了污染大气的罪魁祸首,治理汽车尾气是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也有利于促进哥本哈根会议达成协议的具体落实。
目前,治理汽车尾气的最根本和最终的途径是改变汽车的动力。即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我们必须开始向汽车“新动力”发起冲刺和挑战。
在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开幕式上,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致辞中也表示,电动汽车是今后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称,电动汽车作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汽车制造厂商共同的战略选择,也是各国汽车市场的战略选择。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ScottSamuelsen认为,汽车必须做出改变,汽车所需的燃料也必须改变。
今年的哥本哈根会议或许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助推器,全世界的汽车工业也将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发生新一轮的大洗牌。而从中国政府对待哥本哈根会议的决心和信心来看,哥本哈根之后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最好契机。但是,新能源汽车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汽车工业如何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如何实现弯道超车,需要智慧和谋略,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