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时代之后是什么?目前最流行的词语就是后石油时代。有人说进入后石油时代石油将被新能源取代,也有人说后石油时代是开采昂贵石油的时代。9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中国·能源论坛”上,来自政府、学界和国内外业界的能源专家围绕“能源峰值是否到来”展开激辩,就经济复苏下的能源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
峰值论争论无休止
今年8月,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比罗尔警告,随着世界上多数主要油田已过产油高峰期,以及对油气开采的投资不足,未来5年全球可能面临能源供应紧缩。这一结论将石油开采是否存在峰值的争论又一次推向风口浪尖。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对峰值本身提出了异议。他认为,石油是否出现峰值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近30年,石油储采比变化不大,现在各大石油公司所谓的石油替代率也都保持在基本非替代状态,所以他认为由于资源的问题而出现峰值是不科学的,何况还有大量的非常规石油资源未被开采。但从另一个经济学角度来看,它确实存在着某种峰值,就是很难通过大量的自由投资使这个价格降下来,或者产能随便随着需求扩张,所以石油也存在着经济性峰值的表现。因此,周大地认为,我们并不是到了一个没有石油的时代,而是到了一个没有低价石油的时代。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抗也对峰值论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峰值论的依据往往都是一些数理公式和模型,尽管可以做出数字的推测,但也有它的局限性。它的局限性在于在小范围、短期内,峰值论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可供参考的,但是范围越大,时间越长,偏差也就越大。石油工业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老油田、老油区一直在增储上产,我们除了常规油田还有许多非常规油田,还有很广阔的领域没有被人类开发,他认为当代石油工业还处在壮年期,而造成目前石油产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投资严重不足,而投资严重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欧佩克限产保价的策略和墨西哥、俄罗斯等国由于政策性的因素导致的。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也认为讨论石油峰值的意义并不大,根本问题在于技术进步,改变技术本身就可能得到更便宜的石油。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冯连勇是石油峰值论研究的专家,他说目前为止很多国际机构都对石油峰值何时到来有过各种预测,但事实上,不管石油峰值何时到来,后石油时代已经开始。后石油时代正在改变世界格局,后石油时代并不是说石油没有了的时代,而是石油从高点开始就不增长了,开采石油的成本变得越来越昂贵。
高油价何时卷土重来
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活动持续旺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预测全球经济将在2010年全面复苏。由此国际能源机构也预期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提高1.7%,达到8520万桶/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高油价时代是不是会再次到来?
对于油价的走势,各位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决定油价高低的影响因素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
张抗认为,人们在认真地探讨油价本质的时候应该更多地关注“不变美元”,把美元汇兑的变化、汇率值的变化等经济上其他的因素去除,从而还原一个真实的油价,而且预测油价一定要与通货膨胀率结合起来。他认为石油属于大宗商品,因此要符合大宗商品的一般规律。石油始终是金融的衍生品,带有某种金融的性质,石油被炒作或者说用一个贬义词“投机”,这是必然的。
道达尔集团驻中国总代表戴杰认为,今后的原油价格不会过低,而是应该在维持进一步开发剩余储量的基础上,来确保世界的供求平衡。他认为油价每桶在60美元或者是70美元以上的某个水平是比较合理的。同时,油价也不应该太高,否则将会对世界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如何实现这样的一个平衡呢?戴杰认为应该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无论什么时候,当价格过低,市场应该减少供应,增加需求。而当价格太高的时候,就减少需求,提高供应,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平衡。不仅是在现在,而且今后也是这样,如果市场预测到紧缺的话,那么价格就会增长。即使是今天,当市场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也是这样。
戴杰同时强调,能源的价格应该是自然形成的,而且是由于不同的竞争产生的。
低碳经济成发展共识
《联合国环境方案》里有一句话深得与会专家的欣赏:我们不只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世界大城市只占地球面积的2%,但是承载了全人类的75%,制造了80%的污染。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越来越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低碳经济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对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有着清晰的思考。他认为未来的能源应向清洁、高效、多元、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现在普遍认为,金融危机之后带来的是一场科技革命,科技革命的突破点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内外有一个比较共同的认识,就是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
周大地从中国国情出发,分析指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要充分考虑各种方案之间的可行性和经济成本,要从实际出发。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石油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不到20%,天然气只占3%左右,和全世界油气总量在能源总消费中超过60%的比例来说偏低。所以中国真正应该考虑的是煤炭消费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
因此,周大地认为我国石油消费量在未来可能会继续增加。在此基础上,我国应大力发展天然气、水电、核能等能通过努力实现大规模供应的清洁能源,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投入高而回报较低的可再生能源领域。
张抗用一组数据说明了全球气候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他说目前全球控制气候变暖的长期目标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450ppmv(百万分之一)至550ppmv之内。这意味着,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0%。对于中国来说,怎么能够既立足于现实,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又能够严格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为控制气候变暖做出贡献,是我们目前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