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先行行业,形成供电能力所需的投资大、时间长,一旦对电力供需预测失误,将影响全局。然而,“九五”过剩、“十五”缺电、“十一五”又可能出现过剩,这是否如一位电力专家所言,电力规划是一门有点“玄”的科学?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细究“十一五”期间电力规划与发展的得与失,有望为制定“十二五”电力规划提供借鉴。
终极蓝图式规划遭弃
目前,我国已超额完成“十一五”电力工业发展的许多预设指标,且幅度巨大。来自中电联的资料显示,原规划2010年装机容量达到8.4亿千瓦,但2009年初就已逼近此目标。
从建国至今,以五年为周期的终极蓝图式规划总是顽强地贯穿在各种目标制定中。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姜绍俊认为,中国电力规划一直奉行由计划经济时期奠定的以确定性目标为核心的规划理念和方法,这种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处于市场化改革中的电力工业发展。
制定“十五”电力规划时,适逢东南亚金融风暴,经济形势低迷,当时预测“十五”期间GDP增长率不大于4.8%,电力弹性系数不大于0.66。而事实上,2001年~2003年,我国电力弹性系数都大于1,特别是2003年发电量增长率达15.3%,GDP增长率达9.1%,电力弹性系数上升到1.68。
若说此番规划引发后来缺电,并不确切。更准确地说,在执行中未及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进行调整,才是造成严重缺电的主因。数据显示,1999年~2002年,我国每年装机容量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分别为7.7%、6.9%、6.0%和5.3%;但同期电力消费增速大涨,平均增幅达到9.33%,且呈加速上升之势,2002年达到11.6%。但这些信号,未受到足够重视。
想要加快调整节奏,打破“五年之规”,还牵扯了技术进步等许多因素。2004年10月,中电联曾召开电力工业“十一五”规划重大问题研讨会。会上,许多专家指出,更长距离输电,正使西南水电竞争力下降。然而,2004年12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并在之后数年里推动其突飞猛进发展,一举改变了更长距离输电带来的忧虑,这些应在规划调整中有所体现。
所以,建立规划的“滚动调整机制”势在必行。4月3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媒体撰文披露,除核电从“积极”变成目前的“大力发展”外,火电、水电、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也有所变化。“可以说是又进行了一次调整。”国家发改委能源所高级顾问周凤起如此评价。
事实上,这样的调整在“十一五”期间屡见不鲜。可以相信,随着具体计划指标的淡化,人们的目光开始转向产业政策的引导力,并更加关注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和深度。
“规则空白期”
电力规划是政府对电力工业发展在时间、空间上的战略部署和行动纲领。实行统一规划,是数十年以来行之有效的“传家宝”。
过去几年,很多省份搞电力自我平衡、就近平衡,这与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极不均衡的特点背道而驰。对于发电企业抢滩,一位电力规划专家强调,“我们相信这些企业还是想把资金、资源利用得好一些,但一个企业站在自身的角度,视野不够广阔,信息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