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重复建设 中国式产能过剩

重复建设 中国式产能过剩

发布时间:2009-09-02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产能过剩 重复建设

导  读:

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可能预示了中国政府刺激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正由“总量政策”向“结构性政策”的方向转变,在目前“保增长”无虞的前提下,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事关通过“调结构”来优化经济增长质量之大事。

    一个久违的字眼出现了,中国正在研究部署抑制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这是中国式的产能过剩。

    对产能过剩问题提出这样的“预警”,特别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的关键时刻,表明中国政府已意识到产能过剩问题的严重性及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性,也突出了下半年“保增长”中“调结构”的重要性。

    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要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的健康发展。今年以来,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已初见成效,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展不快,导致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其中,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

    产能过剩之所以会再度引起中国政府的担忧,是因为多年来我们一直没能有效地解决产能过剩难题,近年来产能过剩问题仍被不断提及,并成为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顽疾。

    实际上,产能过剩在总体上讲就是“供大于求”,而且是比较严重的“供大于求”。在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之所以会长期存在,原因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试图透过提高投资率来缓解多年来由短缺经济所造成的供给短缺。随着投资增长率的大幅上升,中国经济也逐渐走出了短缺经济的困扰。

    但是,问题又随之产生了。当投资增长长期超过消费增长时,多年来投资高增长积累了大量产能无法为国内需求所吸收时,只能通过出口渠道才能加以消化。确实,最近几年出口的指数型增长,吸收了中国不断产生的过剩产能。不过,一旦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如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下滑,外部需求随之下降,依赖出口消化的过剩产能问题又会重新暴露出来。这就是在当前特殊的国内外经济背景下外部环境变化对产能过剩问题的深刻影响。

    当然,根本问题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即多年来投资高增长积累了大量过剩产能,导致国内需求无法消化这部分过剩产能,只能依赖外部需求来消化。但是,导致投资高增长的根本原因又是各级政府主导经济增长模式的必然结果之一。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导致中国产能过剩形成的一大主体可能不仅包括厂商而且还包括很多地方政府。当GDP不仅是政府考核的经济目标而且也是政府行动的指南时,各级地方政府实现经济目标的“最好途径”——通过投资增长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由此导致各个地方的过度投资、恶性竞争及产能扩张局面变得更加难以控制。这样,地方政府主导下的产能过剩成了中国式产能过剩的一大特点。而投资的盲目性、历史积累,又是造成中国式的产能过剩的两大原因。

    除此之外,中国式的产能过剩还具有另外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中国式的产能过剩表现为是行业整体性的产能过剩。由于迄今中国市场经济制度还很不完善,仍然存在着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由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等引发的“暴利效应”,导致某些有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且有“暴利倾向的行业”的投资不断膨胀,社会资金也加倍流入这些部门,最终导致这些行业产能的过度扩张。如果出现了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的相互结合,问题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与价格扭曲的双重矛盾,如房地产业、钢铁、汽车、能源行业等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二是中国式的产能过剩往往体现为是一种爆发式的产能过剩。这些年来,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很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在一夜之间是如何变成产能过剩行业的。在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到的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出现重复建设问题,就是最好的写照。

    从这个角度观察,如果不改变过度依赖政府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观念和方式,中国式的产能过剩终将难以避免。那么,如何来破解中国式的产能过剩难题呢?

    首先,要解决导致中国式产能过剩产生的思想根源。一般认为,导致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合理。这确实是个重要的原因,但主导经济增长方式的思想有问题可能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当年“罗马俱乐部”提出“增长的极限”,实际上把经济增长上升到人、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高度。这样,产能过剩不仅仅是市场竞争或者市场经济的问题,而且也成为人类必须认真对待的共同问题。中国式产能过剩产生的思想根源来自于GDP崇拜(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要解决中国式产能过剩,首先要消除GDP崇拜,改变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虽然这并不容易,但还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其次,要建立解决产能过剩的市场环境。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条件的产物,我们就应该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来逐步解决。一是逐步形成产业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实现资本和品牌的有效集中,形成市场机制的自我校正;二是要逐步改变经济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问题,减少“暴利行业”产生的市场制度;三是减少政府对GDP的直接控制和干预,根本扭转政府只有靠投资才能推动经济增长的固有观念和方式。

    由此观之,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可能预示了中国政府刺激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正由“总量政策”向“结构性政策”的方向转变,在目前“保增长”无虞的前提下,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事关通过“调结构”来优化经济增长质量之大事。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8002/news/d_1nrusj6oap187.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节能减排需坚持“三不原则”

下一篇:绿色经济有助拉动中国经济走出低谷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产能过剩 重复建设
  • 美印双反 中国光伏即将重演2012之殇?

    尽管中国光伏挺过了2012年欧美双反,但发展过快产能过剩和市场无序竞争,也使得中国光伏行业具有一定危机,加上消纳难题和补贴拖欠等行业顽疾以及宏观电力需求疲软的大背景,再加上这次美印双反,对于中国光伏行业会造成很多,重演2012之殇,也并非不可能。

  • 上市钢企中报业绩预喜过半 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未完全解决

    6月16日,在2017年第二届中国钢铁金融衍生品国际大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利群称,钢铁行业好转的基础其实欠稳,差异加大、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虽然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个钢铁行业的指标出现好转,但是去产能的政策,未能完全改变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 去产能剑指煤电领域 电力央企重组步伐将加快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17年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KW以上,以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提高煤电行业效率。昨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去产能还要扩大到煤电领域,新旧动能转换也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 LED行业市场转好 上游减产下游需求强劲

    在LED照明产业疯狂扩张之后,光电市场需求过分饱和,留下的是严重的产能过剩,如今行业终于回归到一个健康并快速发展的节点上

  • 中国多晶硅产业走向何方?

    中国的多晶硅产业要振兴,必须要在光伏等相关行业有自主研发的工艺,摆脱“产能过剩”的误区。

  • 2014年LED照明市场总产值约5500亿

    2014年,中国LED业界最热的词汇当数“跑路”,业内开始出现“唱衰”的声音。甚至不少人认为,中国的LED行业产能过剩,将会步光伏产业的后尘。 然而,2014年中国LED照明市场总产值大约5500亿元,比2013年的4800亿元增长了5%,但中国照明学会秘书长窦林平表示,“中国的LED行业黄金期不会超过5年”。

  • 2015年:制造业迈入新时代

    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2014年是尤为艰难的一年。劳动力短缺、成本增加、产能过剩及全球经济的疲软,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来自全球的竞争在逐渐蚕食着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低端制造正快速从中国向其他低成本国家转移,而高端制造向发达国家回流,对中国制造企业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 建筑、电力、铁路等众多国企央企将重组

    2015年国企改革将全面推进、落地,国资体系瘦身将是一大任务,国企发展模式将从增量发展变为存量组合。下一步,建筑、电力、铁路等产能过剩行业众多国企央企,将面临大规模合并重组。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