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只有6家,2008年已达到70多家,且大部分是新企业。无序扩张已导致了产能过剩,使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面临严酷的市场竞争。” 8月23日,在第二届江苏风电产业发展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众多专家纷纷作此提醒,并提出一系列应对之策。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等介绍说,发展风能,是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战略抉择。风电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性、先导性的产业。在当前金融危机下,新能源产业正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然而,无序扩张却正在导致产能过剩。据了解,国内风电整机厂商从2004年的6家急剧扩张到2008年的70多家。到目前为止,只有约20家风电整机厂商有成熟的产品下线,其他企业还在建设或产品试验阶段。到2010年,目前的70多家风电整机厂商按现有规模全部建成,风电设备产能将达到3500万-4000万千瓦。而今后10年,我国的风电场建设速度可能维持在年装机容量1000万-1500万千瓦之间。因此,这些企业面临优胜劣汰局面不可避免。
专家介绍说,江苏是全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示范省份之一,一方面风能资源丰富,拥有954公里的海岸线,同时拥有世界最大的海岸辐射沙洲,这些滩涂、潮间及近海海域蕴藏着巨大的风能资源,是未来江苏风力发电的重点区域。另一方面,江苏风电装备制造业基础好,涉及风电整机配件企业超过200家,居全国首位,同时风能开发利用启动较早,沿海地区已建成投产装机68万千瓦,正在实施的近130万千瓦。
今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江苏沿海地区将成片建设大风电场,逐步形成江苏沿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这必将极大促进江苏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风电产业如何才能避免无序扩张,形成独特优势?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风电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平认为,首要的是靠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我国风电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批量生产中的质量控制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一些企业制造样机时可以达到很好的性能,可当批量生产时,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一个小零件不合格就会造成风电机组停止运转。在规模化生产的情况下,怎样使产品从性能上、可靠性上和价格上都能被用户接受,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对风电机组来说,可靠性尤其重要,要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安全运行20年,没有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做不到的。
张平说,自行开发风电场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模式。全球很多著名风电整机厂商都采取了风电场开发与销售的经营模式,如Suzlon 和Gamesa等。从我国金风科技销售案例来看,风电场开发销售前景广阔,利润可观。
另外,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 开发近海风电是未来风电的重要方向。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张平建言,相关企业可加强对近海风能资源的测试与评估,同时重视对海上风电场的场址选择、海上风力机载荷计算、海上风电机组基础建设、海上风电机组的安装与运行维护、海上风电机组、部件耐腐蚀性能等的研究, 为今后大规模发展近海风电做重要的“技术储备”,从更高更新的领域推动风电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