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海洋能发电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海洋能发电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发布时间:2009-07-09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发电技术 海洋能

导  读:

  海洋能是海水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可再生能,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等。 

    2009年6月24日,浙江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库区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的修筑着库区堤坝,这是江厦潮汐试验电站自1972年开建以来的首次开修。作为我国的潮汐发电实验基地,它的规模迄今保持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可以说,它的发展记录了我国潮汐能技术的进步,也代表了我国海洋能技术开发的进步。随着近日新能源话题的大热,海洋能发电技术以其独特优势和战略地位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开发对国家有战略意义

    “很多大国要搞海洋能的关键点,实际上是一个海洋资源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游亚戈这样对《中国能源报》的记者说。

    众所周知,海洋能是绿色、清洁、零污染排放的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世界各主要海洋国家重视普遍重视海洋的开发利用。游亚戈教授向记者分析道,这些国家开发海洋能的目的并不一定是把大洋的电输送到陆上,他们更看重的,是希望海洋能能够为海洋的探索开发提供能量。

   “这绝对具有战略层面的意义,”游亚戈教授肯定地对记者说。他进一步分析道:“陆地上的资源逐渐要走向开发的末端了,而海上的开发还没怎么开始。如果海上开发采用陆上输电支持,那么火电、风电等等形式的电都不如海洋能发电便宜。”他以海上钻井平台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海上钻井平台除个别利用原油直接供能,大都依靠陆上运送过去的柴油供电,算下来每度电的成本百分之百超过5块钱到10块钱,而现在潮汐能2块多一度电,波浪能海流能3块多,这其中有把电运输到陆地上的成本,减掉这一部分,海洋能发电的价格还会下降。”“当目光只放在陆地上时,海洋能是比较吃亏的,但是要把海洋能和海洋开发联系在一起看。”他如是总结道。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史宏达对此观点表示认同,他认为我国岛屿众多,海岛送电比较困难,从陆上输电的费用和能耗都相对较高。其中一些海岛作为部队驻地,过多依赖陆上资源也对安全不利。因此,开发海洋能给岛屿供电是最佳选择。他还谈到了海洋能技术的开发对企业的战略意义。他对《中国能源报》的记者说:“对于那些有志于开发新能源的大型企业,开发海洋能自身发电装置可以使平台更独立,依赖性减小。同时,新技术可以作为企业的战略储备。”

  技术与国外在同一水平

  据了解,我国海洋能开发已有近40年的历史,像上文提到的潮汐能电站,我国从1968年即开始研制。时至今日,我国的海洋发电技术已有较好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史宏达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肯定地说:“至少我们是不落后的。”他认为,我们国家的海洋能利用技术从想法上、从技术的革新上,并不落后于国外,只不过实现的稍微晚一点,基本还能在同一起跑线。

    游亚戈表示,由于研究起步时间相差不多,我国在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等方面跟国外的技术差别都不大。他对记者强调说:“我们始终坚持自主研发,没有跟风,整个研究完全是自主研发的,持续了这么长时间,积累相当厚实。”

    他认为,目前国内外的海洋能技术都处在逐渐研发的过程中,此时谁占领了技术的制高点,谁就是未来市场的把握者。因此,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他用风电缺乏核心技术的例子向记者总结道:“在海洋能技术市场,谁先把它研发出来,变成统治市场的技术,谁就会占尽优势。”

    据游亚戈介绍,我国在潮汐能技术的市场已经具有领先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可以与法国等技术发达的国家一争高下。而在海洋能发电的转换效率和发电质量上,我国也占有相当大的优势。他说:“跟国外合作,比较的结果还是我们的好,我们在很多指标上都比国外的高。”

    发展受装备业制约

    虽然我国海洋能发电前景广阔,其技术也与国际水平相差无多,在有的方面甚至高于国际水平,但是在行业内外,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史宏达向记者介绍说,海洋能发电技术是多种学科技术的综合,涵盖了动力学、结构学、化学、材料学等各方面的内容,只要其中一项技术达不到国际水平,比如防腐材料技术欠缺,就会导致最终的技术水平差距。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不够,对于海洋能发电技术提高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史宏达对记者说:“虽然从理论上、想法上、方案上,我们都不比国外差,但是在研发的技术手段和精细程度上跟他们还是很有差距的。”

    据了解,由于缺乏行业标准,以及尚未到大规模应用阶段等原因,我国目前与海洋能发电技术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尚未形成,除了小型的海洋能装置,基本没有批量生产的海洋能发电装置。因此,加工水平、细致程度等实验室不可控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海洋能发电技术的进步。

    除此之外,游亚戈还向记者提出了管理模式的问题。他率领的项目组在广州珠海担杆岛开发了世界首座含太阳能、风能、波浪能的海岛可再生独立能源示范系统。按照他们的预想,该系统无需电网或其他任何动力系统辅助,便可独立运行,为300人左右的海岛提供电力和淡水。这样,该岛就可以摆脱过去高能耗的柴油发电的模式。在边试用、边研发的过程中,令他没想到的是,除了技术上的难题,他们还遇到了管理模式的难题,那就是如何收取电费。现在项目组的经费来自国家支持,“但是要是电站推广了,那电费该怎么收呢?所以我们还面临一个管理模式的问题。”游亚戈这样对记者说。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ovd9.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楼宇成为“掘金地” 发展增添“新引擎”

下一篇:汕头市起重机械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发电技术 海洋能
  • 大型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我国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已居世界领先地位,超临界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在四川白马已经得到成功应用,研发成果应该在全国推广,国外市场也应该努力开拓。”在12月17日至18日中国电力科技网主办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2013年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自主研发超临界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专家组组长马怀新表示。

  • 利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是将排放的废气余热回收并转换成电能再用于水泥生产,能有效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350℃以下中、低品位的废气余热用以发电、采暖或热电联供。此项技术已成为目前国内水泥工业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纯低温余热发电相比于带补燃的余热发电不增加粉尘、废渣、烟气及二氧化硫的排放,因而更具有节能和环保的效

  • 德国试验新型发电技术 二氧化碳可“零排放”

    德国研究人员5日开始在位于德东部的一座发电站试验一项新型发电技术,以确保二氧化碳“零排放”。     新华网北京4月6日专电德国研究人员5日开始在位于德东部的一座发电站试验一项新型发电技术,以确保二氧化碳“零排放”。     德新社援引研究人员的话说,这项技术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