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前不久公布的《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以下简称《准入规则》),已于7月1日起施行了。一时间,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到了新能源车上。针对众多车企纷纷试水新能源车的现象,有专家认为,《准入规则》的出台很及时,企业研发新能源车,需要有资质,不能一窝蜂地上。也有人认为,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则》的出台,还需时间验证,这不仅仅是一个资质的问题,其公平性与合理性还有待探讨。
3个阶段“长”成新能源车
在《准入规则》中,根据新能源汽车整车、系统及关键总成技术成熟程度、国家和行业标准完善程度以及产业化程度的不同,工信部将新能源汽车划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3个不同的技术阶段。
其中,燃料电池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和二甲醚汽车被列入起步期;以锂离子动力蓄电池为动力的混合动力乘用车、商用车和纯电动汽车,属于发展期;使用铅酸蓄电池和镍氢电池的混合动力乘用车则列为成熟期。起步期产品只能小批量生产,且只在批准的区域和范围示范运行,并对全部产品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发展期产品允许批量生产,但只能在批准的区域销售使用,并至少对20%的产品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成熟期产品与常规汽车产品相同,可在全国销售使用。也就是说,在2010年12月31日前,装备锂电池的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将被限定销售和使用区域,而使用镍氢电池的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可在全国销售和使用。
对此,专家认为,该规则首次指出镍氢电池的重要性超越锂电池,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混合动力有望最先普及
根据《准入规则》,专家认为,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技术相对成熟的混合动力车有望占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先机。
今年年初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表示,由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给予补贴,支持大中城市示范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同时,今年科技部和财政部共同启动了“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示范应用工程和百辆混合动力公交车投放,决定在3年内,每年发展10个城市。
业内专家表示,在国内当前的新能源车中,技术最成熟和产量最大的要属混合动力,而且混合动力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其中,混合动力车已成目前中国在新能源车领域中最成熟、走在最前列的车型,在政策的支持下,有望成为最早普及的新能源车。
研发要避免“表面繁荣”
可以说,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热潮与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是分不开的,在全国车企纷纷试水新能源车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也在相继成立。继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率先成立后,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投资的“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4月正式落户天津西青区。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也于6月2日宣告成立。随后,长春、武汉乃至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也呼之欲出。与此同时,上海、济南等地纷纷拿出了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计划。伴随着新能源相关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各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之间跑马圈地、各立山头的意图日益明显。
对此,业内专家提醒,目前还不是大规模储备新能源的时候,今后10年、15年乃至20年仍将以传统的燃油车为主。相当一部分专家及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车在20年内仍将是“非主流”车。因此,有专家提出,如果地方政府只是为了造势,一窝蜂上马的话,势必会形成资源的浪费,这与国家节能环保的政策是背道而驰的,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如何避免在新能源发展的大旗下出现重复建设的老问题,日前出台的《准入规则》恐怕还解决不了。
专家希望,国内新能源车的研发决不能停留在“表面繁荣”上,车企如何真正实现突破创新,是当前国内车企发展新能源需要重点思考的方向。日前实施的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则》,给这个火爆的市场增加了一些理性的味道。总之,新能源研发还是要谨慎行事,理性而为之。
期待扶持政策持续出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新能源汽车研发费用大,成本较高。中国自主品牌厂家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如比亚迪、奇瑞、吉利等,虽然成本比国外低很多,但比传统能源汽车售价至少高出20%以上,这无疑将影响新能源汽车进入中国老百姓的家庭。
据了解,为了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美国、日本等国家政府都采取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如减免购置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鼓励消费者优先购买新能源汽车。根据国外的经验,政府一般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幅度为差价的20%左右。我国在今年也推出了相关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但至今还没有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优惠政策。专家提出,如果国家能有20%~30%的补贴政策出台,那么,随着人们环保观念的不断加强,新能源车代替燃油车走进消费者家庭将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工信部相关人员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政府目前正在考虑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实行补贴政策。另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有个别城市推出对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措施。专家希望,对新能源车的扶持力度以后能持续加大,不断推出。《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