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变电站远动技术
早期的远动技术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期间,是在自动电话交换机和电子技术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最早用于电力工业的远动设备便是由电话继电器、步进器和电子管为主要元器件组成的。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60年代开始出现晶体管无触点式远动设备,70年代出现集成电路远动设备。这一阶段的远动设备有如下主要特点:不涉及软件,设备都是由硬件制造的,即非智能硬线逻辑方式;核心硬件是晶体管以及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其中晶体管开始采用锗管,后来过渡到硅管,而集成电路芯片开始采用PMOS技术芯片,后来采用CMOS技术和TTL技术;其设计理念是面向全站,而不是面向元件或者间隔,因此都采用集中组屏方式;置于厂站端的终端设备与置于远方控制中心或调度中心的接收设备均为一对一方式;远动设备内部各部分之间以并行接口技术为主,很少或几乎不使用串行接口技术;与远方控制中心或调度中心之间的通信以电力线载波技术为主,且多为复用;大部分远动设备只完成遥测与遥信二遥功能,少部分具有遥控遥调的所谓四遥功能。
早期的远动设备由被控站远动设备及厂站远动设备、控制站远动设备、远动通道三部分组成。
a. 被控站远动设备及厂站的远动设备包括远动主设备、调制解调器和过程设备三部分。过程设备又包括信息输入设备(如变送器等)、信息输出设备(如执行盘等)以及调节器,人们习惯上又将被控站远动设备称为远动终端,即
RTU。
b. 控制站远动设备包括远动主设备、调制解调器以及人机设备三部分。人机设备有模拟屏、数字显示设备、打印机、记录仪表及控制操作台等。控制站远动设备又称主站,它接收被控站送来的遥测、遥信信息,经处理后反映到模拟屏、数字显示设备、打印机、记录仪表上,让调度员通过操作控制台发出命令,送往被控站,进行遥控、遥调操作。
c. 远动通道包括控制站和被控站的调制解调器(MODEM)和传输线路。远动通道又称数据电路,通常通过远程通信系统来实现。
国内早期的远动设备的代表产品有WYZ系列和SZY系列。
中期的变电站远动(监控)技术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由于微处理器芯片(CPU)和各种作为外围电路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和应用,远动技术从早期方式进入了中期发展阶段。同时它又与个人计算机(PC)相结合,出现了所谓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即SCADA系统。广义的SCADA系统不仅包括这里所述的远动设备,也包括调度自动化中完整的主站系统。这意味着远动将向提高传输速度、提高编译码的检纠错能力、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正确性检验等方向发展,这样远动一词也逐渐为监控所取代。中期远动技术有如下主要特点:以单或多微处理芯片CPU(8/16/32位)和嵌入式软件为核心;PC的应用提高了远动设备的应用水平,拓宽了远动技术的应用空间;在采用多处理器设计时,设备内部逐渐从并行接口转向串行接口技术;设计理念仍然面向全厂或全站,所以仍然采用集中组屏方式;厂站端的终端设备与远方调度中心或控制中心的接收逐步从一对一方式发展为一对N方式,即一台或两台前置接收设备可以接收多达32个以上厂站端设备;与调度中心或远方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方式除了电力线载波之外还有了其它诸如微波、特高频、邮电线路、光纤等多种方式;远动功能由二遥发展到四遥且增加了若干附加功能。
当前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由于半导体芯片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也已从早期、中期发展到当前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阶段。其重要特点是:以分层分布结构取代了传统的集中式;把变电站分为两个层次,即变电站层和间隔层,在设计理念上不是以整个变电站作为所要面对的目标,而是以间隔和元件作为设计依据,在中低压系统采用物理结构和电器特性完全独立,功能上既考虑测控又涉及继电保护这样的测控保护综合单元对应一次系统中的间隔出线,在高压超高压系统,则以独立的测控单元对应高压或超高压系统中的间隔设备;变电站层主单元的硬件以高档32位工业级模件作为核心,配大容量内存、闪存以及电子固态盘和嵌入式软件系统;
现场总线以及光纤通信的应用为功能上的分布和地理上的分散提供了技术基础;网络尤其是基于TCP/IP的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得到应用;智能电子设备(IED)的大量应用,诸如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电源、五防、电子电度表等可视为IED而纳入一个统一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与继电保护、各种IED、远方调度中心交换数据所使用的规约逐渐与国际接轨。这个时期国内代表产品有CSC系列、NSC系列及BSJ系列。
国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国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西门子公司为例,该公司第一套全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LSA678早在1985年就在德国汉诺威正式投入运行,至1993年初,已有300多套系统在德国和欧洲的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运行。在中国,1995年亦投运了该公司的LSA678变电站自动化系统。LSA678的系统结构有两类,一类是全分散式,另一类是集中和分散相结合,两类系统均由6MB测控系统、7S/7U保护系统、8TK开关闭锁系统三部分构成。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亦新建和扩建了多座高压变电站,采用了以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基础的运行支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继电保护装置下放到开关现场,并设置微机控制终端,采集测量值和开关接点信息,通过光纤传输至主控制室的后台计算机系统,开关及隔离开关操作命令亦由主控制室通过光纤下达至终端执行。
保护下放有直接置于各高压开关密闭箱内的(内有除湿用加热器,但不设置空调降温),有置于开关场附近保护室内的。
美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目前投运的大体有三类:一是以RTU为基础进行实时数据采集,配置微机作为当地功能,并和上级调度中心通信;二是以通用计算机为数据采集设备,不但采集实时数据,而且建立历史数据库,并通过计算机网(以太网)与远程工作站联络;三是采用MODBUS-PLUS(1 Mb/s),保护监控I/O等部件均通过规约转换器接入该网,并通过RTU与调度中心联系,网上标准计算机建立实时、历史数据库和提供人机联系画面等。
近年来,ABB公司、三菱公司相继推出了智能化变电站系统。智能化变电站是把一体化的GIS设备和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综合在一起,采用新型的光电
传感器取代传统的电流、电压互感器,由光纤接口替代了微机测控保护装置的输入输出回路,使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向过程层延伸和发展。智能变电站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光电技术,使变电站自动化得到进一步提高,其分层分布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光通讯技术使变电站控制电缆大幅度减少,安装周期缩短,运行维护工作量减少,可靠性大大提高,是变电站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国内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目前还跟不上整个电力工业发展的步伐,真正实现自动化和无人值班的变电站并不多,其社会和经济效益不够显著,这说明我们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并不规范,市场发育也不成熟,这与研制、制造、规划、基建和运行等部门对变电站自动化的认识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国际上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通讯网络的国际标准还没有正式公布,国内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出台。标准和规范的出台远落后于技术的发展,导致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通讯网络的选择、通讯传输协议的采用方面存在很大的争议,在继电保护和变电站自动化的关系及变电站自动化的概念上还存在分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同厂家的设备质量和技术(软硬件方面)差异甚大,各地方电力公司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导致目前国内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千差万别。
认清和适应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采用先进的原理技术,摒弃落后和即将淘汰的技术,确定科学的模式和结构,选择质量优良和性能可靠的产品,无论对设备制造厂家还是对用户都是至关重要的,也关系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因此,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地研究探讨符合国情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模式、结构、功能、通讯方式等,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