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呼吁要对农村的太阳能利用给予补贴,现在终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正元如是表示。太阳能“下乡”在农村的持续发酵,必将影响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发展,至于太阳能下乡对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但到目前为止,一切尚是未知数,大家只能边走边看。
悬念一:太阳能是否会成为全国普遍增加的品类?
此次新增加的4个品类,各省市却不一定要将其全部纳入财政补贴范围,而是由各省市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两个品类。在节能减排的压力下,各省市是否会不约而同地将太阳能纳入财政补贴范围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悬念二:下乡产品价格的上限止于多少?
下乡产品的价格至少能够给我们提供两个信息:一是太阳能下乡在拉动内需的工程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二是农民是否能够真正得到实惠。如果国家指定的下乡产品定价是3000元,按13%的补贴算下来才不过390元,老百姓自己还是花了两千多,这样真正得到实惠的还是企业和国家,而并非农民。
悬念三:哪些企业能够入围下乡名单?
太阳能下乡将面临两大难题:如果此次下乡的名单中全部是大企业大品牌,那么失去了这次机会的很多中小企业将陷入更大的困难,轻者是失业工人有可能增加,重则是企业倒闭,这显然不是此次太阳能下乡的初衷;但若有意拉低太阳能下乡入围的门槛,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农村市场,又可能给农村市场带来隐患。恶性竞争的后果会使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失望,如何能够不顾此失彼和谐共赢?
悬念四: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波有多大?
在2007年推行的“家电下乡”试点期间,冰箱类有8个品牌被指定为此次“家电下乡”的产品,这8个品牌无一不是全国知名品牌。拥有这些品牌的企业分布在山东、广东、四川、安徽、河南等省。而聚集着全国数量最多中小品牌的浙江省则无一中标,很多企业面对市场的压力在一夜之间回到创业初期艰难度日,有的甚至倒闭停产。江苏省家电制造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假如太阳热水器也下乡,那么对于正在拼着命争夺农村市场的几千家太阳能热水器企业来说,家电企业的洗牌大剧是否会在太阳能企业重演。在太阳能下乡的背景下,究竟会有几家欢笑几家愁?
悬念五:临阵有多少经销商会倒戈?
冰箱被列入家电下乡产品,经过一年时间的考验,中标家电品牌企业的强势地位终于让经销商下定决心与中小品牌“决裂”,转而做中标品牌。太阳能经销商这种倒戈现象平常就时有发生,那么,在强大的诱惑面前,将来未中标品牌的经销商是否会出现倒戈浪潮,是很多中小企业比较担心的问题。如何防止倒戈的发生?又成了一些中小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四大改变
1.降低了下乡的门槛。
长期以来,农村市场的太阳能产品无论在品种、流通速度和服务上都落后于城市市场。由于消费分散、渠道逐利、价格敏感,一线品牌难下乡几乎已成常态。现在有了“家电下乡”的政策东风,一线品牌下乡开始变得轻松,一、二线品牌的渠道下沉速度开始加快。
2.市场“净化”效果明显。
家电下乡实行统一零售价,免去了农村市场“讨价还价”环节,渠道获得了固定、统一的利润空间。这大大缩小了“名牌产品”与“杂牌”的销售利差。毛利接近,经营名牌产品,渠道当然更有“安全感”。这为一、二线品牌渠道下沉提供了机遇。商务部一位领导曾将“家电下乡”比喻成送给家电业的“过冬棉衣”,但话的另一半是:家电下乡剥光了家电二、三线品牌身上唯一的冬衣。
3.进一步拉大“竞争梯队”之间的距离。
太阳能品牌分为三梯队:一、二线品牌组成第一梯队;部分二线品牌、三线品牌组成第二梯队;部分三线品牌、杂牌组成第三梯队。三个梯队优劣已定,但梯队之间差距并不大。尤其在农村市场,更是第三梯队的乐土。但随着太阳能下乡的持续深入,第一梯队在政策强力支持下,将越跑越快,而第三梯队,除了少数挤入第二梯队外,其他品牌有可能被清洗掉。
4.“政府报销”将成最大卖点
从国家、政府角度来讲“家电下乡”是一项惠民政策,而从企业、营销的角度来讲就是一种卖点。为了传播一个卖点企业要花很大的费用去传播,现在政府直接给了一个卖点——“买太阳能,政府报销!”仅此一点,企业就收益不少。相对于技术卖点,对农民而言,利益点更直接,更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