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分析中国变频空调技术之争

分析中国变频空调技术之争

发布时间:2009-04-02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变频空调

导  读:

北方的冰雪已经消融,南方天气逐渐炎热,今年的空调市场和气候一起火速升温。“变频”无疑是今年空调市场的最重要关键词之一,美的、格力、海信、海尔、志高等知名空调巨头纷纷押宝变频空调市场。群雄逐鹿,“称王”“称霸”“称专家”,“交流变频”“直流变频”“120度方波变频”“180度正弦波变频”等等演义江湖,一时间纷纷扰扰、眼花缭乱。在空调旺季启动之际,记者走访我市国美、苏宁等连锁卖场及家电专营店,试图通过产品等相关技术拔开迷雾,看看谁具备王者之魂?谁在产品上“技”高一筹? 
  海信:拓荒牛的尴尬 

  自1997年开始,海信推出“工薪变频”——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交流变频。10多年来,海信执着的进行着自己孤单英雄式的壮举,虽然起跑很快并一直在宣传上聚焦于变频的海信,已经先入为主树立了自己变频专家的形象。但是,在海信自己宣传的“领先变频的11年”里,中国变频空调市场规模发展缓慢,海信也不得不以其低端交流变频与其他品牌的5级定速产品大打价格战,使得“变频”似乎更多成为卖点而不是技术。变频空调在国内出现已十多年,一直不温不火。 

  然而,自去年下半年美的空调携全系列180度正弦波直流变频杀入市场、启动变频核按钮之后,在变频领域一直很“前卫”的海信已然落伍。记者看到,在苏宁卖场,海信的“尊享”、“梦享”“超级直流王”“直流精英”等等,从交流变频、120度方波变频到180度正弦波直流变频样样俱全。虽然目前行业顶级的180度正弦波直流变频空调,海信已经推出尊享、随享、梦享、华贵系列、鼎系列等众多新品,但10多年来为与定速空调直面竞争生产出来的低端交流变频、120度方波变频却需要有人买单。面对行业激烈竞争,在技术上不具备优势的海信无法全系列进行180度正弦波的升级。这正是海信这头拓荒牛的尴尬。如何摆脱10多年来交流变频的身影,如何面对10多年来被交流变频伤害的消费者的目光? 

  对于海信来讲,正视差距、修炼内功,做好产品,然后发挥其10多年积累的变频品牌优势,也将是中国变频空调领域一支重要力量。 

  美的:隐忍者的智慧 

  2008年9月,美的“突击”杀入变频领域,令业界大吃一惊,众多竞争对手措手不及。然而细观却发现美的空调在变频空调的战役上可谓“处心积虑”。早在2004年,美的即与日本东芝开利成立合资公司,以资本纽带与国际制冷巨头深度捆绑,共同推动在变频领域的联合研发和海外拓展。4年多的时间,在公认制冷技术最为先进的日本市场,美的制造的直流变频空调连续4年获得节能大奖,出口日本总量达到100多万台,借日本市场修炼变频内功,品质与技术经受了国际市场考验。随着2008年9月1日国家变频能效标准的实施,隐忍4年的美的空调立即开始强势推广变频,9月1日当天,在全国24个城市同步推出7大系列变频空调,7大系列全部是直流变频,全部采用国际领先的180度正弦波控制技术,其中美的银河C180更是获得中国第一张变频节能证书。这就将变频空调的竞争层级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记者在卖场看到,美的变频空调出样7款,展台灯箱上写“美的直流变频专区”,查看产品资料发现,所有产品都是180度正弦波直流变频。这是国内空调界唯一一个将180度正弦波作为自己技术起步门槛的企业。而国美、苏宁等卖场数据也证明美的以领先技术,造消费者买得起的变频空调的策略高明。 

  对于美的来讲,能否坚持品质、持续创新,使其能否巩固变频王者地位的关键。 

  海尔:体系外的彷徨 

  海尔09年度也推出变频新品,并继美的之后获得第三张变频节能证书。但海尔却走上体系外的另一条路,海尔将自己的变频空调名称更改为“省电空调”,在业界公认的技术标准120度方波、180度正弦波上,海尔含糊其辞,使自己立于体制之外。但据同卖场其他导购介绍,目前海尔在市场主销的都是交流变频产品,直流只占小部分;但前不久也推也两款拥有180度正弦波控制的变频空调:鲜风宝及聪明风。 

  海尔,也许并未料到“变频”在美的等众多品牌推动下如此迅速的成就主流舆论高地,方向缺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海尔是否能够痛下决心,回归主流,回到“变频空调”的大家庭,也许在10冷年,回归的海尔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有的体系。 

  格力:迟到者的无奈 

  定频王者格力,在变频领域则是不折不扣的迟到者。在众多对手推出变频半年之后,格力匆忙牵手大金,完成理论上的变频发力。同时格力在各大媒体高调宣布,掌握正弦波直流变频空调核心技术,并实现压缩机15赫兹低频运转。 

  然而在终端上,格力120度方波变频空调达到10款之多,一帆风顺、吉祥如意、幸运神、幸运龙、以及玉堂春、玉兰春、绿满园、绿嘉园、绿嘉园、凉之夏都作为主销,占到其整个变频产品的80%以上;其180度正弦波只有睡美人、睡梦宝、睡梦康,但这些产品定位全部为高端,只见样机,未见产品。 

  格力作为迟到者的无奈更体现在其宣传策略的不断变更,早期格力曾跟随美的主推180度正弦波,随着美的产品抢占舆论与终端销售两块高地。格力被迫转换思路,推“15赫兹”,并称国内空调产品目前只有30赫兹,而格力已经掌握15赫兹的核心技术。据记者了解,15赫兹压缩机的低频运转频率并不是什么核心机密技术,目前海信、海尔、科龙等都已实现压缩机18-25赫兹的低频运转。在终端上,美的15赫兹银河C180已经上市半年有余,市场热销。而咨询格力导购,格力目前并无15赫兹产品在销。如此低级暗贬同行的并不是以冷静和工业精神著称的格力,而只能是那个无奈到以同姓兄弟企业为榜样的格力。 

  也许对于格力来讲,跟随意味着这个定频领域的王者从此活在美的变频的阴影之下,不跟则将被变频大流淹没;冷静的格力好不容易想出“15赫兹”,无奈情报部门的工作太不称职,原以为可以抢个独家,却无奈的给行业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 

  其他国产空调品牌志高、新科、奥克斯、科龙等,虽在媒体上高调发力,但在终端却鲜见其变频产品身影。业内专家表示,空调旺季即将启动,现有产品及货源将决定旺季变频空调大势,无论舆论上多么高调,最终还是要看产品竞争力。而“幸福”的中国消费者已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锻造出火眼金星,任何概念及无谓的噱头必将暴露无遗、一败涂地。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osq2.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4万亿投资拉动基建 建筑业迎来曙光

下一篇:美国车企3月销量继续下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变频空调
  • 稀土难阻变频进程 美的空调全产业链称霸

    这一次变频空调普及路上的“拦路虎”变成了价格连连上涨的稀土。

  • 变频空调压缩机涨价超10% 整机或迎首轮涨价

    一纸压缩机涨价通知,或许会令中国市场变频空调普及的速度有所放缓。

  • 变频空调将突破空调三成市场

    进入9月,空调全面告别2010冷年,踏进2011冷年。在国家信息中心对2010冷年空调行业的总结中显示,空调已经结束了2008冷年以来销售规模逐年下滑的局面,相关政策的调整和能效标准的实施推动了空调整体市场的繁荣。      空调告别销量下滑颓势      不久前,国家信息中心

  • 变频空调迎来机会

    6月1日,空调能效新标准就将实施,节能空调补贴标准也将大幅下调,市场上关于定速空调6月份涨价的声音一片。2010年5月,国家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明确新的补贴政策将从今年6月1日起再延长一年,但节能空调补贴标准最高由850元调整到250元,下降近70%左右。据业内人士分析,受该政策影响,空调大幅涨价在即

  • 变频空调日常使用禁忌

    由于受用户关注度与产品,卖点的影响,各大空调厂商都争相的推出了变频空调,并且加大了市场上变频空调的份额,自然,购买变频空调的朋友也就越来越多。     首先,变频空调不能长期工作在最大制冷量状态。最大制冷量是指该空调器在规定面积的房间里短时间内可以达到的最大制冷量。用户在选购时不能以最大

  • 美的空调坚持品质,持续创新!

    2009年,变频空调将真正进入“战国时代”。而代表变频空调最核心技术的日本企业,也成了国内空调厂家展开合作的重要伙伴。   变频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即传入中国,但由于市场保有量和成本的原因,变频市场直到去年才开始活跃起来。“目前,变频空调的核心技术仍主要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其中包括变频压缩机的生产、控

  • 空调市场将猛吹“变频”风

        刚经历过大幅度降温倒寒后不久,气温又陡然飙升,还没等市民反应过来,又有降温迹象,加上原定于今年3月份实施的空调新能效标准延期出台,这让“看天吃饭”的空调市场多了许多看头。近日,记者从各大卖场了解到,空调销售在前几日高温天气的促使下正逐步回暖,美的、格力、东芝等几大品牌也纷纷推出优

  • 中国空调业能否借助“变频”救赎?

    1965年,上海空调机厂生产出中国第一台三相窗式空调器。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空调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即使面临金融危机,2008年我国空调出口总量也有7%的增长。   然而,在业内专家看来,我国空调行业一直偏离了一个健康发展的方向。“在节能、高效上的投入太少,这不仅直接造成空调成为高耗能产品,也使得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