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压力、美元汇率波动导致外贸阻力增大,房地产低迷致使国内消费量降低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影响到了全球每一个角落,中国建筑陶瓷行业概莫能外。我国建筑陶瓷企业来自国外的订单量减少,受人民币升值压力、美元汇率波动等多方面的影响,外贸的阻力很大,同时受国内房地产市场疲软的影响,国内消费量也在降低。
2008年下半年以来,建筑陶瓷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的现象有所增加。受国内房地产疲软的影响,进入2008年以来陶瓷行业的压力逐渐加剧。以华南的佛山为例,6月份之后陆续有企业停窑限产。
简单重复性高速扩张
外部环境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但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在因素。我国一直把GDP推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手段,建筑陶瓷工业也是如此。在这种模式的推动下,中国建筑陶瓷企业一直以“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高污染”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为主。企业不注重产品的设计研发和技术改进,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扩大生产规模上。短短几年里,我国就出现了很多年产量在3000万平方米以上,员工超过5000、甚至上万人的大型建筑陶瓷生产企业。
但一些企业缺乏品牌意识和产品的自主研发意识,在国际市场往往只能通过低价来获得竞争优势。比如,中国抛光砖销售价格一般只有意大利产品的1/3~1/4。这种竞争模式,必然迫使中国企业只能追求更大的产能。企业粗放性的规模化经营模式,一旦遇到经济危机或者市场萧条,企业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大量生产线停产、设备闲置的局面。
同时,因为建筑陶瓷企业短期内迅速扩张,对资本的原始积累非常迫切,所以短期行为比较多,而且设备落后,对工人的权利不够尊重,对环境保护不得力。随着我国强调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对环保及工人的权利保护越来越重视,2008年开始实行新的劳动法,而各地政府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以佛山市为例,2008年开始清理整顿当地环保不合格的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提高当地陶瓷企业的用工、环保要求,并强行关停了一些环保不合格的建筑陶瓷企业。从而,引发了中国陶瓷产业的大迁移。
这次大的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区,一是江西的丰城、高安一带,一个是沈阳的法库。其实佛山产区的建筑陶瓷产业向外转移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先是有一部分大企业在扩建厂房的时候开始把眼光放在佛山周边的清远、肇庆等地,还有一部分企业甚至迁到几千公里外的四川、沈阳兴建新的生产基地。但很多企业在外迁后却要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新的开发区产业链不健全,水电和物流问题困扰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而这些问题,靠单个的企业是很难解决的。这就导致了整个行业的转移并不是非常顺利。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希望能与全球先进企业合作来共同解决这些困难。
巨大消费潜能值得期待
虽然我国建筑陶瓷行业遇到了诸多问题,但这并不能掩盖光明的前景。从消费市场来看,与美国消费者不同的是,中国人普遍具有储蓄的习惯。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布的数据看,2008年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5353亿元。所以,中国的消费者具有非常强的消费潜力。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是整体的产业调整(包括房地产行业和相关的建筑陶瓷行业)。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是在1989年才开始兴起的,到今天仅仅20年的历史。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飞涨数倍,在内外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出现短期疲软是很正常的现象。
就建筑陶瓷行业来说,虽然我国建筑陶瓷产量在2007年已经超过了50亿平方米,但却存在着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雷同的弊端。我国市场是个庞大的多元化市场,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产生了数目庞大的高端消费群体,另外是数亿人口的农村市场和庞大的城市大众消费市场。在过于的10年间,我国陶瓷企业一方面在大中城市市场中开始了激烈的竞争,另外一方面却无法提供多方面的有效供给,更庞大的中小城市大众消费群体和农村消费者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
随着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中国建筑陶瓷产业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集约性与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今后陶瓷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建陶企业越来越渴望能学习和吸收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经验。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稳定的职业经理人阶层,这个阶层包括有生产管理、设计研发、销售、外贸及金融等各个领域的人材。目前的陶瓷企业老板大部分已经退出了管理的一线舞台,除了财务,在生产管理、设计、研发、销售等部门大部分由职业经理人来负责管理。在参加博洛尼亚陶瓷展等海外展会的过程中,邀请世界其他国家设计师共同合作的经验,也增强了中国陶瓷企业对国际市场的了解。无疑,这为中国建筑陶瓷行业下一步的快速发展和开展国际合作奠定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转自《中国建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