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进入接收今年首批订单的关键时期,总经理余绍清也越来越焦急。他急的不是没有订单,而是如何控制订单数量,力求保证设备质量。不过,焦急之余,他也暗自高兴:保守估计今年的产值将达到30个亿,可比去年增长30倍。
海装公司是中国首台2MW风力发电机组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者,产品具备良好的性价比,还能适应高海拔、盐雾等恶劣地域和气候环境。去年样机在内蒙古风场成功投入使用,现在设备已经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如今在北部新区,公司建起了一个300米长33米宽、号称西南最大的现代化工业厂房,并具有10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为的就是要在危中求机大展拳脚。
这一切被许多客户看在眼里,他们要么悄悄前往风场视察样机,要么亲临车间现场调研,合作愿望也随之从全国各地纷沓至来。华能集团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北方电力公司1.5亿元订购12台设备,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2.5亿元订购850千瓦风电机组……在全球经济形势一片萧条的情况下,才刚刚产业化起步的海装去年就分得7亿元“风电蛋糕”,且年产值达到1亿元。
新年伊始,当大家都认为公司将无限放大市场时,海装却把今年的设备订单限制在30万千瓦。“这并不是我们没有这个供货能力,而是为自己储备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公司董事长杨本新说,风电是一个朝阳产业,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暴露出来,设备发出得越多,出现问题的可能也就越大,客户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因此,现阶段最需要做的就是确保设备质量,让产品性能更加优化成熟,让海装在客户心里扎根。
让设备可利用率达到96%以上,让设备上百个运行指标都保持良好状态,让设备中任何一个细小故障都“归零”,哪怕付出经济代价……杨本新说,这才是海装现在需要做的事,因为有了好质量就不怕日后没有订单。
当然和杨本新一样高兴的还有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等30多家风电产业配套企业。借着重庆风电的影响力,今年这些企业开始为全国各地的风电整机企业配套,订单源源不断,预计这些企业今年产值普遍将比去年增长30%。重庆清平机械厂有关负责人说,以前企业产值在千万元徘徊,而今年将达到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