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中海油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项目投产

中海油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项目投产

发布时间:2009-02-07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二氧化碳 中海油 可降解塑料

导  读:

  由中海石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年产3000吨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生产装置近日投料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

  该项目总投资1.52亿元,于2007年7月动工建设。项目采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世界领先专利技术,委托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项目建设和生产作业管理。项目充分依托东方工业园区内已建成装置的水、电、汽等资源,以各装置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为原料。

  中海化学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杨业新说,项目的成功实施每年可直接消耗二氧化碳2100吨,落实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同时消除“白色污染”,有利于海南生态省建设。据介绍,用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制成的环保塑料袋,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均尚属首次,是资源类化工产业的突破。

  据了解,该项目每生产1吨塑料需要消耗0.5吨二氧化碳,每吨产值在2万元左右。目前中海油在项目临近的南海莺歌海盆地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约2万亿立方米 (其中70%富含二氧化碳)。如果扩大生产规模,将从环境上大量减轻二氧化碳的集中排放,又可替代有污染的不可降解塑料,延伸为更合理、高效的产业链,使副产的废气得以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oqkc.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国货航两岸直航货运包机成功首航

下一篇:南京建成我国大型化工设备制造基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二氧化碳 中海油 可降解塑料
  • 昆仑海岸数据中心内部环境监测应用产品阵列

    IDC(数据中心)需要提供互联网基础服务,如稳定高速的互联网接入带宽、稳定充足的电力供应、恒温恒湿的机房环境、实时有效的集中监控等。昆仑海岸二氧化碳、微差压、温湿度、PM2.5、水浸等传感器产品在数据中心环境监测的应用。

  • 西门子实现二氧化碳减排20%

    2016财年,西门子的解决方案还帮助其全球客户减少5.2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德国每年碳排放总量的60%以上。

  • 中国首个万吨级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装置日前正式投运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近日宣布,我国首个万吨级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装置日前在重庆合川电厂正式投运。该装置每年可处理燃煤产生的烟气5000万立方米,从中捕集1万吨高纯度二氧化碳。     中电投副总经理田勇说,这个由集团旗下远达环保工程公司研发建设的碳捕集装置,是全球已投运的为数不多的万吨级碳

  • 大连水泥新厂每年少排二氧化碳38万吨

        不久前,记者从大连市国资委了解到,具有百年历史的大连水泥厂目前搬迁改造工作进展顺利。     据悉,此次搬迁改造采用日产5000吨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均为国内一流;采用先进的窑外悬浮预热分解技术使得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1台规格为φ4.8

  • 德国试验新型发电技术 二氧化碳可“零排放”

    德国研究人员5日开始在位于德东部的一座发电站试验一项新型发电技术,以确保二氧化碳“零排放”。     新华网北京4月6日专电德国研究人员5日开始在位于德东部的一座发电站试验一项新型发电技术,以确保二氧化碳“零排放”。     德新社援引研究人员的话说,这项技术

  • 长兴水泥业以余热发电节约燃煤减排二氧化碳

      “现在我们每天发电15万度,接近企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这使得我们的发电成本每度只要0.12元左右,每吨水泥熟料成本下降了15元,全年生产成本下降了2000万元。”在长兴县煤山众盛水泥厂,工程师沈仲良一边带领记者参观该厂去年8月建成的国内首条国产化6兆瓦回转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一边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 

  • 二氧化碳离心压缩机产业化前景多大

        安庆石化分公司化肥厂30万吨/年合成氨整套装置是上世纪70年代从法国引进的,其二氧化碳离心压缩机由意大利新比隆公司制造。该装置于1978年投产后,已连续运行20多年。由于高低缸性能匹配差,长期以来高压防喘振阀不能完全关闭,导致压缩机喘振故障时有发生,严重威胁装置安全运行。   

  • 中控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中海油天津浮式LNG接收终端项目

    应用中控控制系统的中海油天津浮式LNG接收终端项目一期成功投运。该项目分为两期,由中国海洋石油气电集团有限公司与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是亚洲首个浮式LNG项目。作为天津市重点工程和国家清洁能源重点试点项目,该一期浮式LNG接收终端项目规模为220万吨/年,天然气供应量30亿立方/年,为京津地区清洁能源

  • 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提速

    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提速。中海油再次传来新消息,其官方网站公布了2012年第二批共26个中国海域开放区块,供外国公司进行合作。

  • 中海油近百亿投入煤气层

    中海油日前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与中联煤层气订立协议,在国内九省份合同区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煤层气及煤层气产品。

  • 天然气市场化定价试水

    中石油、中海油、申能集团、广汇能源等公司共调配1亿立方天然气,投放于上海石油交易所天然气现货竞买平台,以解决夏季天然气调峰需求。

  • 海陆微波技术促进“数字海油”建设

    经过一个多月的试用,由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海油信科)深圳分公司掌握的超远距离海陆微波通信各项测试指标良好,即将正式投入使用。

  • 艾默生与中海油等签署过程控制系统合作协议

    日前,艾默生过程管理公司与中海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旨在谋求互利双赢的局面,进一步密切了双方战略合作关系

  • 频出事故 中海油遭遇扩张之困

    专家认为,中海油炼化项目最近几年发展比较快,新项目上马也比较快,此次废气排放超标不排除其在管理上有纰漏,在技术上有问题。

  • 中海油将再建两到三个深水作业船队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工程建设部总经理金晓剑22日说,“十二五”期间中海油将重点发展深水装备,在第一个深水作业船队即将投入使用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南海和其他海域的勘探情况,再陆续建设两到三个深水作业船队。    金晓剑在此间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产业发展论坛上

  • 可降解塑料在美国以16.6%的速度增长

    美国弗里多尼亚公司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美国可降解塑料德需求将每年增长16.6%,到2014年增至3.25亿磅(合1.476×105吨),市值达到3.8亿美元。   弗里多尼亚称,虽然可降解塑料进入市场已有几十年,但发展一直受到高成本以及低性能的制约。目前,消费者对环境友好产品的关注度大幅提高,未来市场机遇将来自产能的持续增长

  • 污泥变废为宝成可降解塑料

    脏兮兮的污泥“摇身一变”,竟成了百分百可降解塑料?近日,香港理工大学教授蔡宏花费16年时间,研究的“用活性污泥生产可降解塑料”项目,获得了2008德国纽伦堡工业发明奖“国际创意、发明及新产品展金奖。”蔡宏表示:“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传统塑料时代,已经遇到了终结者,那就是活性污泥。”   “污泥被普通人看作是

  • 哈企引进万吨可降解塑料聚乳酸生产技术

        9月2日,哈尔滨威力达药业有限公司与德国伍德公司签约,成功引进了这项世界先进的聚乳酸生产技术。预计2007年,这一国内最大的聚乳酸项目建成后可年产聚乳酸1万吨,年“吞”玉米20万吨。      据有关专家介绍,聚乳酸是一种加工各种塑料制品的原料,也是唯一一种在成本与性能上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