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面对汹涌而来的金融危机,许多纺机企业有些措手不及。2009年经济形势究竟如何,也是众说纷纭,国家宏观经济利好政策频频出台是否会增强纺机企业的信心?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江苏常州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崔桂生。
记者:您认为目前行业投资的低迷状况主要是由金融危机引起的吗?金融危机后行业是否会马上好转?
崔桂生:我认为目前行业投资的低迷状况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行业产能过剩,这是最主要的因素,约占80%;其次是金融危机和去年上半年国家宏观调控所致,约占20%。
金融危机过后整个纺织行业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纺织行业好转大约需要5~10年的时间,它能否好转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欧美消费市场复苏,二是中国内需能拉动起来,三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普及到位,使8亿农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提高。
记者:您如何看待2009年的行业形势?
崔桂生:预计2009年行业整体形势比2008年更糟糕,虽然国家也采取了拉动内需、救股市、救楼市、救制造业等措施,但对纺织行业而言可能并不能立刻起到显著的拉动作用。预计在2009年,纺织、纺机和纺织专件器材企业中1/3将陷入停产或破产的局面,整个纺织企业的亏损面可能达到80%以上,主机和专件生产企业亏损面也将达95%以上。
记者:您认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崔桂生: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社会环境因素,二是企业自身的因素。
从社会环境因素而言,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内各省、市、区、县、镇、乡层层开发,导致重复投资,资源浪费。
二是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许多产品一推向市场,大家就一窝蜂地仿做,就是由于企业中掌握核心技术和客户群的员工不断跳槽,导致企业的一些重要商业秘密外泄,这样不仅企业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而且导致市场的恶性竞争。
三是国内发展高精尖产品的相关配套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四是现在的行业协会对企业仅仅停留在提供服务和信息的作用上,不能对行业内产品结构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约束、监督、控制作用,不能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有序竞争。
企业自身因素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和经验。 二是高技术产品的技术开发人员不足,企业内部技术人员在年龄、经验和学历上出现人才断层现象。三是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能力比较薄弱。四是尽管我国自上而下一直在讲产品提升,结构调整,但是产能过剩、市场的无序竞争带来的低效益使企业缺乏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进行产品开发和结构调整。
记者:在当前的形势下,您认为企业发展的机遇在哪里?
崔桂生:金融危机是一场危机,也是一次市场的洗牌,是一次优胜劣汰的过程,它对企业而言也是一个机遇。同和公司在5年前就预料到了当前的形势,并做好了充分的预案准备。同和公司发展9年来,不仅没有一分钱贷款,还积累了充足的资金,我们希望利用这一时机,在物价大幅下跌的情况下练好内功,做好基础工作,为经济复苏后的公司发展做好各种储备。
记者:2009年,贵公司在产品开发上有什么具体的打算?
崔桂生:同和公司在产品开发上有“三个坚定不移”,那就是坚定不移地立足纺织行业,坚定不移地立足纺机行业,坚定不移地做好现有的罗拉、摇架、紧密纺产品,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不断满足用户需求。
记者:经过这轮调整后,您认为纺机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崔桂生:经过这轮调整,我认为纺机行业的未来发展有喜也有忧。
忧的是近10年来,国内知名主机厂在纺机行业中始终没有起到排头兵的作用,他们缺乏国际远见,缺乏现代思维,在技术改造中也是“你抄我,我抄你”,没有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考虑,没有瞄准国际品牌来形成自身产品的特点、卖点、亮点和新点,没有做精做细,只是一味地做大、做强、做全、做成套、做多,使市场竞争成为价格的竞争、付款方式的竞争。这种无序的恶性竞争也导致了国内主机厂始终处于低迷状况,没有能力进一步提升产能,调整产品结构,这样势必会使他们错失这次改造、发展的机遇。而国外知名企业必将利用这次机会抓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我可以预言,今后3~5年的纺机展会中肯定会出现全球最新的技术,到那时中国纺织企业要提升纺纱质量,必须花高额代价从国外进口设备,从而导致中国大量资金外流。另一方面,国外的新技术对中国纺机行业将形成更大的冲击。
喜的是衣食住行,“衣”始终排在第一位,通过5~10年的洗牌、调整,纺织行业终究会复苏,纺织行业的回暖,必将使纺机行业前景光明。同时,纺织行业在洗牌中要生存必将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这也必定会促进纺机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质量提升。因此,纺机行业是阳光产业,前景是广阔的,前途比其他行业都要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