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总是出行者的最大心愿。若是城市能有一个超级大脑,整天都记得住和算得清每一条道路及其路况信息,那么市民出行就可以把最快的路线“装进口袋里”了。
记者日前从市科委和市交通信息中心获悉,上海市智能交通示范工程二期工程正在立项批复阶段,启动在即。他将帮助申城有条不紊地应对日常车流量和2010年世博会客流叠加后产生的交通压力。
信息路网明年底建成
据上海市交通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何承介绍,本市明年底有望建成三张信息路网,采集、处理和发布城市快速路网、地面道路网和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网的各类实时信息。届时,已为上海市民所熟悉的交通情报板队伍将扩容,“值守”范围将推广至包括外环在内的全部高架路。
城市地面道路网,则将三管齐下采集路况信息:内环以内的主要路口,利用交通信号灯自带的流量可调节功能,估算过往车流量;内环和外环之间的主要路口,将埋设监测线圈,随时掌控流量;全市出租车GPS系统提供的数据,也能折算出路况信息。最外围的全市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网,“探听”路况信息的技术更属国际先进水平——手机信令。所谓“信令”,指的是通讯设备之间互相传递的控制信息,它们按照既定的通讯协议工作,将应用信息安全、可靠、高效地传送到目的地。
信息技术为公交开道
如何能让公交车少遭遇堵车呢?科技部、市科委立项,同济大学等参与研究的公交优先信息系统,正在起步。科研人员设想,让交通信号灯接收路况信息,配合路由控制分析系统和区域控制交通流量的方法,让信息技术为公交车“开道”。
数字平台能随机导航
不久的将来,车载导航仪和具有GPS功能的手机,都可以把最快的路线转进你的口袋里。一个集纳了全市道路实时信息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正在实验、测试中,很快就准备上塔发射信号了。届时,导航设备的功能将“由静转动”,不仅能提供地图指路,而且会随机应变选路——帮你选出一条最不拥堵、最快到达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