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陈延安:智能化技术应该在建筑节能的领域有更进一步的开发应用

陈延安:智能化技术应该在建筑节能的领域有更进一步的开发应用

发布时间:2008-10-15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智能建筑 建筑节能

导  读:

  序言:随着智能建筑、智能小区等的蓬勃发展,楼宇自控行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作为信息集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弱电设计的从业者们却在纷纷表示,弱电受到的重视不够。究竟弱电在楼宇自控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可发挥哪些作用,楼宇自控行业还有哪些应用领域呢,就此我们请教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化所所长陈延安先生,一起来分享他的见解。

  记者:陈工您好!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华山论剑的一贯支持,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知道最近几年楼宇自控发展较快,不少建筑已经进入应用期,陈工您认为楼宇自控要实现良好运转,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条件?在信息管理方面有哪些特点呢?

  陈延安:我想,你提到的楼宇自控应该泛指建筑智能化。这几年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确实比较快,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有许多的建筑项目,其智能化系统投入资金不少,可是,最终的实用效果却不尽人意,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我认为,为避免这种情况,主要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首先,应做好充分而贴切的需求分析,根据用户确实的应用需要来建设智能化系统,这样就不会片面的追求系统的“大而全”。其次,因为智能化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它在实施前应该有一个好的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好的设计在系统的构架,技术的选择,产品的选型,实施的组织等方面都必须充分地论证比选,这样就为智能化系统的良好运转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选择一个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系统集成商来承担系统的实施建设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第四,智能化系统要运行良好,用户的使用培训、系统维护、以及适当的功能扩展升级也是一个方面的条件。
  信息管理应该属于信息化应用的范畴。也就是说,这是用户在建筑智能化系统所构建的软硬件基础平台之上,如何来开发满足人们对信息的存储、检索、查询、录入、更改、发布、共享以及更深层次的“信息挖掘”等信息管理、利用需求的信息应用系统。

  记者:要实现楼宇自控的良好运转,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十分重要。当前有不少从事弱电设计的人员认为弱电设计在整个工程中处于弱势地位,您是怎么看待弱电设计在此的作用?

  陈延安:你说的很对,设计成败是智能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为智能化建筑这个概念应该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才在国内慢慢兴起,之前,建筑的弱电设计可以说比较单一,局限在电话、有线电视信号终端用户分配网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所以,大多设计院将弱电设计跟强电设计两个专业合并,统一由建筑电气设计人员来完成,而由于弱电专业份量较小,所以,历来就重视不够。后来,随着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发展和普及,客观上需要设计工作也相应跟上,但是,由于传统设计院的产值分配体制的局限性,造成了传统设计院未能在智能化设计方面跟上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于是,智能化设计工作很多情况下都跟工程施工打包在一起,由智能化工程承包商完成,这样做,形成目前行业内两个问题,一是传统的各大设计院的智能化设计水平未能得到提高发展,无法在建筑智能化建设中起到技术把关及总领的作用;第二,由于各承包商的设计出发点受到各种利益关系的牵扯,也无法真正起到总体技术把控的关键作用,反而是很多业主形成了“智能化设计作用不大,让工程承包商免费设计就行了” 的认识误解,这也是造成弱电设计在整个工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一个因素吧。
不过还好,现在许多设计院,像厦门合道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成立智能化设计研究所,致力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以及新技术的研发,期望在建筑智能化方面起到设计应该有的作用。

  记者:您认为在楼宇智能化方面,弱电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以及后期的维护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陈延安:其实,关于设计的作用前面已经说了很多,这里再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帮助业主作需求分析;二、方案规划及可行性分析;三、投资分析;四、施工图编制;五、工程招标的技术文件制定;六、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技术咨询、顾问和指导。七、工程竣工验收;八、对工程技术资料归档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等等。

  记者:您觉得目前楼宇自控市场在厦门的发展是否成熟?还有哪些潜在的领域可待开发?
  陈延安
:随着国家“建设海西”政策的提出,厦门的发展也是金戈铁马、突飞猛进,像近年来,海沧CBD中心、杏林湾营运中心、观音山营运中心、海峡社区、会展中心等等大型公建项目的开发,使建筑智能化建设水平也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提高,应该说,其发展模式也渐渐成熟起来了。我觉得,目前,智能化技术应该在建筑节能的领域有更进一步的开发应用。

  记者:我们知道陈工是智能建筑方面的专家,在智能建筑行业从业多年,有很多的心得和体会,请问您是怎么看待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的?您认为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建筑可能有哪些发展趋势呢?

  陈延安:智能化建筑应该说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才慢慢在我国兴起,大搞经历了起始阶段、普及阶段和目前发展阶段三个阶段。简单说,应该是一个从“盲目投资、概念包装”到“以人为本、理性投资、按需建设”的逐渐成熟发展的过程吧。我认为,未来几年,人们对节能、人性化管理、信息化应用等几方面应用会提出更高和更多的要求,需求推动发展,因此,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应该也离不开上述几个方面吧。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olvn.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中国石油华北油田网络中心弱电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下一篇:开利拓展中国楼宇控制业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智能建筑 建筑节能
  • 华北工控智能物联网主板EMB-3112,助力提升智能建筑性能

    EMB-3112是华北工控基于Intel ® Elkhart Lake平台处理器自主打造的智能物联网主板,具备高性能计算属性、出色的图形性能和丰富的I/O功能接口,适用于楼宇自控、工业互联、能源在线监测等需要实时响应、多重扩展的场景应用。智能建筑,

  • 华北工控智能物联网主板EMB-3112,助力提升智能建筑性能

    EMB-3112是华北工控基于Intel ® Elkhart Lake平台处理器自主打造的智能物联网主板,具备高性能计算属性、出色的图形性能和丰富的I/O功能接口,适用于楼宇自控、工业互联、能源在线监测等需要实时响应、多重扩展的场景应用。智能建筑,

  • 三菱半导体:热敏二极管红外传感器 发售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将于11月1日发售热敏二极管红外传感器,该产品能够做到高精度识别人员和物体并理解其行为,可用于犯罪预防系统、空调设备、智能建筑系统以及人数统计系统等众多领域。

  • 霍尼韦尔新兴市场中国总部在武汉启动

    霍尼韦尔新兴市场中国总部的业务范围涵盖公司智能建筑科技、特性材料和技术、安全与生产力解决方案三大业务集团的管理、研发、销售以及其他服务,产品涉及物流自动化数据采集方案、办公数据一体化方案、空气品质管理解决方案、城市燃气计量仪表、脱氯吸附剂、导热界面材料和沥青材料改性剂等。

  • 再下一城! 台达楼控品牌LOYTEC获智能建筑行业匠心品牌三项大奖

    继获千家网“中国十大楼宇自控品牌奖”之后,台达LOYTEC再次获得“2019年度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十大匠心产品品牌企业”奖,荣获“智能化系统集成应用管理平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十大匠心产品品牌三大奖项,已是第三年获得此殊荣。

  • 台达Delta Controls获智能建筑行业匠心品牌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大奖

    近日,由《智能建筑》杂志社、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共同举办的“智慧赋能智能建筑行业新发展专题论坛”于上海举行,“2019智能建筑行业十大匠心品牌”也由现场颁出。台达,监控系统,

  • “2019年度中国智能建筑品牌奖”揭晓 台达LOYTEC获“十大楼宇自控品牌奖”

    由千家智客联合千家品牌实验室共同举办的2019年度“中国智能建筑品牌奖“颁奖典礼于12月11日在广州东方宾馆盛大举行,台达LOYTEC凭借“基于物联网的开放整合楼控平台”成功为东方医院、内蒙古伊利集团以及全国地级市规模最大车站襄阳东站服务再度荣获2019年度十大楼宇自控品牌奖“。

  • 2018-2024年全球智能电网市场复合年增率超10%

    由于持续的智能家居、智能建筑和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增加,亚太地区预计将在未来几年为智能电网市场提供重要的增长机会。同时,执行严格的政府减少碳排放和空气污染的法律法规可能会在预测时间内推动亚太地区智能电网市场的发展。

  • 十三五助推山东省加快发展数控装备,建筑节能一体化与可视化工厂并行

    山东省在建筑领域大力推进建筑装装备的数控改造提升,并积极定制节能率高达75%的行业指导规范,紧跟北京建筑节能一体化与节能公布的标准。大力推进节能技术、数控装备的应用,及时推广到一线工地。

  • 建筑节能2015年计划节约1.16亿吨标准煤

    《“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里面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节能1.16亿吨标准煤,相对“十一五”增加16%,按照每吨标煤700元计算,建筑节能计划节省800亿元以上。

  • 中国建筑节能之路需走出自己的模式

    建筑节能目前有两种路径可走,一是“与国际接轨”,即高标准、高舒适,然后通过太阳能和高技术实现“零能耗”,这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节能途径。另外一种路径则是继承传统,坚持绿色使用模式,在目前用能水平条件下通过技术创新来全面提高建筑的服务水平。

  • 楼宇经济vs建筑节能:自动化产业将兴起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楼宇经济各方投资有望达到5000亿,而作为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智慧社区建筑节能的发展前景也不容小觑;在社区智能化的过程中,除综合布线、社区安防等主导性要素外,“楼宇自控”这一专有名词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 喷涂聚氨酯泡沫塑料市场需求巨大

    目前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十分重视的大事,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充分重视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切实做到从节约资源中。

  • 绿色建筑是我国未来发展趋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其中包括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 挖掘建筑节能潜力 助力节能增效

    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国家坚强型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开展对“配、用电”环节的智能化、高效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合理满足“三个需要” 专注提高核心技术

    智能仪表是楼宇能源管理系统的数据信息源头和节能降耗的控制终端,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设备之一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