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往日拥堵的北京道路畅通,车辆“提速”。
变化得益于从这一天开始实施的奥运会期间交通限行措施,变化也来自于一系列奥运交通保障措施。
科学规划扩展公共交通运力
根据北京奥组委对国际奥委会的承诺,在赛事期间,从运动员驻地到比赛场馆平均耗时不超过30分钟,市区快速路高峰时段车速要达到每小时35到50公里。作为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和奥运会的主办地,奥运会期间北京的交通问题一直广受关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机动车限行、停驶部分公车等措施相继出台。
然而,限行只是奥运交通保障的一部分。道路畅通了,市民的出行如何解决?科学规划扩展公共交通运力成为首选。
据预计,奥运会期间,北京公共交通每天将增加450万人次左右的客流量。为此,北京将增加2000辆公交车辆,每天增加1万至1.2万车次,每天可增加运送乘客280万人次。而6.6万辆出租车通过提高车速、减少空驶等,日均也可增加客运量50万至60万人次。此外,轨道交通通过新线投入运营、缩小发车间隔、扩大列车编组等措施,每天可增加运送110万人次。
除此之外,北京还规划了34条奥运公交专线,直接通达各个奥运比赛场馆,满足乘客观看比赛的需要。同时,北京还在二环、四环、五环等主要道路规划了奥运专用道,保证奥运期间赛事车辆的高速通行。
智能系统实现科学交通管理
为实现“平安奥运”的目标,北京交管部门不断提高交通管理科技含量。奥运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已成为科学管理城市交通、高效服务北京奥运的第一推动力。
在这些智能管理系统中,现代化的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堪称“大脑”。该系统集成了电视监控、交通信号控制、诱导显示、单兵定位等多个应用系统的相关数据,通过制定的预案进行智能化的指挥调度。依托这个高科技的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北京市交管局建立了由现代化的奥运交通指挥中心、仰山桥交通勤务指挥中心和38个场馆群交通指挥所组成的三级奥运交通指挥科技体系,对社会交通和奥运交通进行有效组织、精确管理。
交通事件自动检测报警系统也将在奥运会期间大显神威。这个由安装在道路上的上百台交通事件检测器等组成的交通事件检测系统,可在第一时间发现交通事故、路面积水等各种意外事件,自动报警并对事件过程全程录像,在指挥中心实时显现。通过它,指挥人员能够使用警力定位系统迅速显示事件区域的警员、警车分布,指派最近民警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置。
在奥运中心区,建成的基于高清数字化技术的综合监测系统,实现了对进出中心区车辆的全时空、全方位监测。这个系统的路面监测设备把原来视频监控、流量统计、车辆识别、事件检测、违法检测等5种功能融为一体,一个设备替代多个设备,如此高集成度的应用在我国还是首次。
人性化服务便利中外宾客
7月16日,为保障奥运交通,服务公众出行,北京市交通信息发布中心正式启用,实现全市路况信息全方位、多渠道的即时播发。
随时随地提供路况服务,是北京交管部门推出的系列便民服务措施之一。近期,北京交通管理部门还陆续推出了大量人性化服务措施:
7月1日起,对拥有两辆尾号同为“单号”或“双号”私人小型客车的注册登记个人提供变更号牌服务;
在次干路、支路以及居民小区周边有条件的道路上增划停车位,方便市民停车;
对仅造成车物损失或者伤情轻微的交通事故进行快速处理,简化保险理赔手续,最大限度方便群众;
7月20日,“122”开通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交通咨询,为广大中外宾客提供交通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