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轴承工业摇蓝之一的辽南小城瓦房店,颇受轴承产业之益,轴承不但为地方财政贡献了三分之一左右的税收,而且也使瓦房店的名字随着这个产业的不断壮大而引人注目。于是,瓦房店市乘势跟进,决定申请“中国轴承之都”。由于瓦房店地区轴承产业的销售额已占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的20%以上,更因该地区具有轴承产业的传统优势,所以,2007年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正式授予瓦房店市“中国轴承之都”的称号。
当地的轴承业界人士对此感到欣喜和骄傲的同时,也认为,瓦房店市的“申都”之路虽然比较顺利,但在国内装备制造业全面振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戴上这顶桂冠的瓦房店市在卫冕之路上却不会走得一帆风顺。
依托瓦轴成长起一批企业
20年前,瓦房店市的轴承企业尚不足10家,时至今日,已有轴承生产和配套企业600余家,企业集团9家,年销售收入126亿元,占全国轴承总产量的20.39%,产品涵盖10大类型,畅销国内并远销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瓦轴为代表的企业还拥有国家认可的轴承检测实验室,国家级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全国知名品牌的轴承,轴承产业已无可争辩地成为瓦房店市第一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瓦房店市的轴承产业之所以有如此快速的发展,瓦轴的作用不可替代。具有70年发展历史的瓦轴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技术装备的力量已走在了国内同行业前列,但是,瓦轴和其他老国企一样,生产经营也曾出现过困境,减员、分流、下岗也成为瓦轴不可回避的事实。然而,正是这些下岗和离退休职工成为了振兴瓦房店地区轴承产业的宝贵财富,而且这批劳动力和技术人员数量众多,成本低廉,不需再次培训学习,即可投入生产。
任何一个在瓦轴从事生产和技术的离岗人员,在瓦房店不愁找不到一个岗位。有资金的可以独自创办一家轴承企业,没有资金的,可以到私营轴承企业打工。另外,瓦房店地区的小型轴企,在生产协作中也往往借助瓦轴技术力量的优势,在产品销售上,无形之中也沾了瓦房店这个轴承工业故乡的“光”。因此,仅仅十几年,瓦房店市轴承产业就出现了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
如今,以瓦轴为龙头的轴承产业,已成为瓦房店市的标志性品牌,而且其产业链在不断拉长,产品也朝着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变。在此基础上,瓦房店市轴承产业培训基地已挂牌,开始全面培训轴承人才,投资4800万元的轴承质检中心和投资1800万元的实训基地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5月末即可投入使用。
地方政府竭力培育产业优势
瓦房店市把打造轴承产业基地和轴承销售集散地作为工业强市战略的重中之重,采取了诸多强有力的措施保证其健康发展。
首先是政策上的扶持。如当地几个环境优越的工业园区,在招商过程中,轴承企业优先准入;在地方政府挂牌保护的企业中,轴承企业占据多数席位;在政府有关部门所确定的重点服务对象中,轴承企业依然排在前列。其次,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创造与外界沟通并展示形象的良好环境。近年来,市政府曾多次牵头在国内一些比较知名的城市举办轴承产品展销,为一批自身力量有限的轴承企业提供市场机会。政府投资建造瓦房店轴承贸易市场,在固定集中的交易场所展示瓦房店的轴承产品优势;成立瓦房店市轴承企业协会,设专人管理,并为企业提供服务。
第三,市技术监督与工商部门全力维护轴承市场的经营秩序,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打假行动,对以次充好或冒充知名品牌的产品进行严肃查处。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还专门派出一位副市长到新兴的轴承生产地区———浙江慈溪市挂职,学习那里的轴承产业特点和经验。那位副市长在挂职期间,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瓦房店市还按部就班地发展轴承产业,一觉醒来,就将落到慈溪的后面。这不是无稽之谈,人家发展轴承产业的时间还不到瓦房店地区的四分之一,而其产业总量已与瓦房店相差不远。显然,竞争对手已咄咄逼人。
“轴承之都”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考察瓦房店市“申都”过程期间,曾透露这样一组竞争性信息:世界八大轴承企业在中国全部落地,陆续建立了近30家轴承企业,总投资达4.5亿美元,初步形成9亿套生产能力,使我国轴承工业固有的比较优势被严重削弱。国内市场中,天马,人本等民营轴承企业和以慈溪为代表的轴承产业集群在迅速崛起,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其实,“轴承之都”的潜在压力还不止于此,瓦房店轴承行业自身存在的弊端也在逐步显现。一是产品趋同,600余家轴承企业的产品销路大都集中在几个工业门类上,而且因为产品相同或相近,迫使一些厂家不得不搞价格竞争,牺牲了利润。二是生产成本涨幅巨大,而轴承产品涨价有限。轴承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是钢材,而近年来钢材的价格不断攀升,可是轴承因为生产厂家多,生产程序相对简单,使产品很难同步涨价,结果只有不挣钱或少挣钱维持生产。三是许多中小轴承企业安于现状,不愿在形象包装或市场开拓上花费更大的气力。据了解,在瓦房店市的600多家轴承企业中,几乎没有在媒体上做产品宣传的。四是轴承装备水平不高,高端产品研发能力不强,企业管理水平相对粗放,经营视野比较狭窄,只限于市场目前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并未涉足市场的预期研发。五是除瓦轴外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而瓦房店市的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区域轴承生产及配套企业产品年销售收入要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17%。主要产品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达到同期国外大公司同类产品水平。
“中国轴承之都”能否如期前行,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