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了14家企业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试点工作。其中有中国一汽、安徽江淮、奇瑞3家整车生产企业以及济南复强、潍柴、玉柴等11家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
“东风”终于来了
在欧美发达国家,发动机再制造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如福特、通用、大众等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厂都有自己的发动机再制造厂,再制造发动机占其维修配件市场的85%以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而在我国,对于再制造的认识有着许多的误区,同时,由于汽车产业整体起步较晚,缺乏报废零部件回收体系以及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控制等原因使得汽车循环产业链脱节。
随着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针政策的不断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再制造这个绿色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绿色财富潜力,开始试水“再制造”。然而,由于《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限制和目前汽车再制造产品的回收、市场准入和监管办法方面的法规政策缺失,使得再制造企业面临着“无米之炊”的尴尬。
记者在去年年底走访广西玉柴时看到,在三发厂的车间里整齐地码放着旧的发动机,一些工人正认真地清洗着这些旧发动机上拆卸下的零部件。玉柴三发厂厂长告诉记者,从2004年起玉柴就开始对零部件再制造领域进行调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了发动机再制造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于2006年初启动了发动机再制造项目,然而由于政策不明朗,目前只能进行小批量的研发实验。他说,前不久,玉柴已经申报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一旦申请获批,预计可以达到每年再制造1万台的规模,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经申报试点半年的时间,国家发改委于3月2日正式发布了《整车(机)生产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的通知》,暂定开展再制造试点的汽车零部件产品范围为:发动机、变速器、发电机、启动电机、转向器。这意味着我国将加快再制造业的发展进程。
“螃蟹”不易吃
虽说如今“东风”已至,但作为中国再制造工业的开拓者和推广者,这14家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担负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责任。在我国再制造业刚起步的情况下,第一个吃螃蟹必将要面临着种种考验。
首先是原料问题。由于我国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汽车废旧零部件并未形成良好的回收体系。其次是技术的障碍。再制造的工艺、技术原理与新品完全不同,尤其是上规模的再制造所需要的设备更新、监测装备的投入以及工艺的探索、技术人员的培养等,而这一切都没有经验可循,大部分企业都处于摸索状态中。
而最为关键的是市场观念障碍。由于用户普遍不太了解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再制造,往往将其与发动机大修混为一谈。由于维修厂容易提供便利的维修,且发动机大修时间短、维修费用低廉(大修发动机费用约为新机价格的15%~25%)。而更换发动机机体、基础机或整机,办理变更手续则很麻烦,如有用户提到,办理变更时需把车开到车管部门,车管部门要求把发动机拆下验证、打印发动机号码,然后把发动机再装上车,变更的时间周期长、费用高。相比之下,为图便宜用户往往会选择发动机大修。因此,对于多数用户对发动机再制造不接受的观念以及一些观望态度,还需要企业加大推广力度,积极引导。
上规模还需循序渐进
记者了解到,在试点企业签署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承诺书上明确规定,企业仅能对本企业或授权企业的原产品销售或售后服务网络回收的旧汽车零部件进行再制造,不能从报废汽车拆解企业收购“五大总成”用于再制造;此外,再制造的产品只能在本企业或授权方的销售或售后服务渠道流通,不用于新车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再制造回收以及销售体系的稳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