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电子市场硝烟再起 芯片巨头决战西南

电子市场硝烟再起 芯片巨头决战西南

发布时间:2008-04-03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电子

导  读:

3月29日,第六届成都国际电脑节启动仪式暨AMD成都分公司开业庆典在成都举行。作为本届成都国际电脑节最亮眼的环节,全球领先的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AMD公司在典礼上正式宣布,AMD成都分公司成立并投入运营。此举标志着AMD深入西部市场,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已日臻完善,也是AMD“芯植中国、共赢未来”长期发展战略在中国西部的深入实践。


   随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向纵深发展,中国西部IT产业也随之迅速崛起,尤其是四川省,仅2007年其IT产业销售收入就达到1220.5亿元,而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出色的基础设施,以及日益发达的配套、物流以及人才培养机制,无不令垂涎西部市场已久的IT厂商们心动不已。对于AMD而言,这无疑是其寻求在中国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难得的机遇,在精心谋划多年之后,

  ●西部IT市场将重新洗牌

   对于成都乃至整个西南地区而言,AMD的这次出击无疑将给这一地区带来深远的影响,对于竞争对手而言,能否成功应对AMD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则又将成为一个新的市场分水岭。从产业层面来看,AMD与本地的OEM和渠道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将更加紧密,同时也必将携手西部地区优秀的本土企业,加强与各级科研机构的积极合作与技术交流,充分利用AMD在产品和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提升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优秀高科技人才并推动信息产业的良性发展。

   其次,从市场层面来看,AMD成都分公司的建立,能够使其更加贴近西部市场的合作伙伴,将能够有力拓展AMD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基础,进一步推动其在西部地区的繁荣发展。而从用户的角度而言,比竞争对手更加贴近西部用户的AMD,将能够在第一时间把领先全球的技术和产品带入西部市场,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完善在中国的战略布局

   在AMD眼中,西部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其着力发展的战略市场,在成都分公司成立之前,AMD便在成都派驻有工作人员,负责AMD在西部地区的市场和渠道工作,并携众多合作伙伴对这一市场进行了前期的市场开拓活动:AMD曾针对西部地区的消费者,与联想共同推出高性价比的圆梦电脑,还与联想、同方、方正等厂商携手合作,在西部地区开展了远程教育、村村通等一系列信息工程,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助力西部地区基础信息化建设;甚至,AMD还与教育部签署协议,在中西部地区建立了30所“教育部-AMD启明星计算机样板教室”,让中小学生享受到了先进信息技术带来的远程教育优势。

   从AMD成都分公司的组织架构以及职能分工来看,新公司目前设立了销售、市场营销、技术支持以及解决方案开发等业务部门。同竞争对手利用西部地区更为优惠的政策条件以及廉价的人力资源优势,将生产性要素置于西部战略首位的立场相比,AMD显然更为关注西部的市场本身的发展潜力,这种放眼未来的平和心态同其目前在与竞争对手的较量中所处的优势地位不无关系:虽然这里一直以来都是AMD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势区域,但据最新统计,如今AMD处理器已经在网吧和DIY组装电脑的市场份额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据透露,2007年,AMD微处理器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比2002年跃升了10多倍,市场份额则从2002年微不足道的个位数,一路飙升,有望接近30%。基于领先的产品和“客户为本,推动创新”理念,AMD不仅将与戴尔、惠普、IBM、Sun、东芝等全球领先计算机制造商的合作拓展到中国,还陆续获得联想、方正、同方、TCL、七喜和曙光等国内厂商的鼎力支持,打破了Intel在中国微处理器市场的垄断,形成中国微处理器采购的“双轨制”格局。设立于2004年的AMD大中华区,已从刚进入中国时的不到20名员工,发展到1700余名员工,跃升为AMD全球第二大业务中心,并将成为AMD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从AMD要在全球取得成功,首先要在中国取得成功的“中国战略思维”出发,AMD制定了“芯植中国、共赢未来”的中国战略,以其在大中华区业务的快速增长,重塑中国微处理器市场竞争格局。而AMD成都分公司的成立,将与AMD大中华区北京总部以及上海、深圳、香港、台湾等地的AMD分支机构一道,进一步完善AMD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本版文并图/刘会涛AMD在中国大陆的新分支机构———AMD成都分公司果然如期而至。在成立于2004年的大中华区飞速跃升为AMD全球第二大业务中心,并即将成为AMD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之际。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oasi.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新工艺面临技术挑战半导体材料时代来临

下一篇:机器人:未来新型制造系统的开路先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电子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