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芯片节能或将改变芯片发展趋势

芯片节能或将改变芯片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08-02-29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芯片

导  读:

芯片节能问题正在引起业内外的广泛重视,单纯追求高性能的时代即将过去,更环保、更低功耗、体积更小巧可能将成为芯片产业的未来趋势。同时,除了普通PC之外,超移动设备(UMD)、瘦客户机、工控机、POS、机顶盒、车载电脑和媒体服务器等嵌入式平台,都将需要节能芯片解决方案。

■ PC、服务器节能潜力大

     对于一台PC来说,小小的CPU芯片的能耗有多大?曾有网吧业主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若仅计算CPU芯片的耗电量,对于一个拥有100台电脑的网吧来说,每天开机20小时,一年的电费近10万元,平均每台电脑1000元。这个数字已经和一块全新CPU的价格处于同一数量级了。
     笔记本电脑需要努力提升电池续航时间,因此笔记本电脑芯片的节能问题早已成为一项硬指标,而在台式机芯片方面,节能指标近年来也越来越引起关注。
     另据报道,全球知名的搜索引擎公司Google(谷歌),通过大量的服务器应对来自全球的搜索需求,每年的电费支出高达4000万美元。一台10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每年要消耗400万人民币的电费,平均每天1万多元,相当于一个小县城的耗电规模。

■ 芯片节能已进入主管部门视线

     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韩俊日前在中国高性能计算机能耗与节能技术应用研讨会上指出,节能减排本质上是一个技术政策。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节能问题越来越重要,将酝酿制定相关节能标准。要在利用国内已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架构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同时,科学客观地开展高效节能芯片的测试与评价,确保在性能不降低的情况下,进行功耗的比较测试。
     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综合处处长姜子琨介绍说,信息产业部正在努力完善节能运行指标体系建设,为规范节能减排提供支持,目前拟建一个行业能耗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来分析行业具体产品的能耗水平,并加强基础平台研究,为构建电子信息产业标准框架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 IT企业争抢节能商机

     在全球范围的节能减排浪潮中,IT厂商中涌现出了一批创新者。例如多年来一直将绿色计算作为企业战略理念的威盛电子,在全球不遗余力地推广节能芯片平台解决方案。威盛电子在台式机领域主推的C7-D处理器,其最高功耗不超过20瓦,仅为竞争对手同类产品的1/3到1/4。据测算,以中国目前已超过1亿台的电脑总量,按一天运行8小时、全年200个工作日来算,如全部采用威盛C7-D处理器,就可节约60亿度电能,减少千万吨计的二氧化碳排放。
     惠普也在今年推出一整套绿色数据中心改造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场地优化、智能冷却和电源改造等一系列具体的数据中心优化服务。

     英特尔在中国发布了16款主要面向服务器和高端PC的新一代45纳米“Penryn”处理器。据了解,在节能方面,45纳米工艺可以使芯片功耗降低30%。英特尔称:“我们依然在延续摩尔定律。”
     威盛电子总经理陈文琦则认为:“单纯追求高性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更环保绿色、更低功耗、体积小巧将成为芯片产业的未来趋势。”

■ 芯片节能覆盖面不限于PC

     陈文琦表示:“我对于CPU的未来市场是非常乐观的,CPU会到处都是,包括超移动设备,还有各种形态的数字智能设备等等,PC只占一个部分。”据悉,威盛一直在强调数字智能的无所不在,除了普通PC之外,还有超移动设备(UMD),以及瘦客户机、工控机、POS、机顶盒、车载电脑、媒体服务器等嵌入式平台,这些领域都需要以节能为特色的芯片解决方案。
     各类嵌入式平台发展空间广阔。业内知名咨询机构IDC预计,到2010年,全球互联瘦客户机出货量将有600万台。威盛凭借“比传统桌面平台节能达90%”的优势,在该领域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合作伙伴包括惠普、日立、NEC、富士通-西门子、Neoware等领导厂商。而一向以严格要求著称的新加坡航空公司,也在升级的松下eX2空中娱乐系统上,采用了以低功耗见长的威盛处理器,以降低飞行中消耗的能源,创造更安静的乘坐环境。
     不少IT企业意识到,通过上游芯片厂商在技术上的积极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既好用又节能、价格适宜的产品,将在根本上推动节能成为一种消费潮流和产业趋势。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o8ro.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我国高压阀门质量低仍需依赖进口

下一篇:2008年中国机房产品示波器市场发展迅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芯片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